(四川-遂宁)[在线访谈]市政府门户网站专访市医保局党组书记局长张智勇:进一步克难攻坚推进全市医保事业更高质量发展
发布日期:2022-07-20
7月20日,市医保局党组书记、局长张智勇接受市政府门户网站“在线访谈”专访。张智勇同志就“持续建立健全医疗保障制度体系不断提高全市人民医疗保障待遇水平”这一主题,围绕进一步克难攻坚推进全市医保事业更高质量发展,接受专访,并现场与网友在线互动交流,深度答疑解惑,宣传医保政策。
三年砥砺奋进三年发展跨越。张智勇同志首先介绍了市医保局组建成立三年多来全市医疗保障工作取得的成效。他指出,市医保局自2019年2月在机构改革中组建成立以来,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坚持“智慧医保、惠民医保、廉洁医保”工作定位,坚持以政治机关标准建设过硬医保部门,坚持以医疗保障制度改革为主线,深入推进待遇保障、基金筹集、医保支付、基金监管和医药服务供给、医保服务管理等关键领域的重大改革任务,全市医保制度体系加快完善、医保待遇稳步提升、医保基金运行平稳安全、医保公共服务质效齐增,遂宁医保事业不断实现新发展、新跨越。全市276万多名参保职工和参保居民的医保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持续提升。
一是全市医保待遇保障水平全面提高。随着市医保局推动的《遂宁市深化医疗保障制度改革实施方案》《遂宁市职工大额医疗费用补助管理办法》《遂宁市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实施办法》等重大医保政策接连出台,覆盖全民、统筹城乡、权责清晰、保障适度、可持续的多层次医保体系在遂宁建立健全。全市职工医保全面实现“统收统支”的市级统筹,居民大病保险制度、职工大额医疗费用补助制度让患大病重病的参保职工和参保居民的医疗费用负担进一步减轻,职工生育保险与医疗保险合并实施,职工医保个人账户“家庭共济”政策全面落地,建立完善“高血压”“糖尿病”门诊用药保障机制,将日间手术纳入医保基金支付范围,全市统一的医疗救助制度扩大了救助对象范围......三年来,市医保局不断织密织牢医保民生保障网。2022年,全市基本医保覆盖276.57万人,常住人口参保率达98.28%,实现基本医保“应保尽保”。职工医保、居民医保住院政策范围内报销比例分别达77.07%、67.02%。国家谈判药品和高值药品年度支付限额城镇职工、城乡居民分别提高至15万元/人、12万元/人。慢性病门诊维持治疗认定更加便捷,高血压、糖尿病患者门诊用药报销政策惠及全市80余万参保人员。
二是控费降费减轻群众就医负担。市医保局积极稳妥推动国家、省际集采药品耗材在遂宁全面落地,全市已落地集采药品252种,药品价格平均降幅53%;落地冠脉支架、冠脉扩张球囊等医用高值耗材6大类,价格最高降幅达93%,为患者年减轻负担1.02亿元。深入推进按疾病诊断相关分组(DRG)医保支付方式重大改革省级试点,2022年1季度,全市医保基金支出同比下降6.16%,参保群众个人自费费用同比下降6.71%。严厉打击欺诈骗保,三年来共挽回医保基金和扣处违约金共1.87亿元,被评为“全省医保基金监管先进集体”。
三是集聚医保资源全力抗击新冠疫情。市医保局全力确保新冠患者免费救治和全市人民免费接种新冠疫苗,对受疫情影响的企业减免缓医保缴费。截至今年6月,市医保局已拨付医保基金2.79亿元用于全市人民免费接种新冠肺炎疫苗,并连续6次下调核酸检测价格,将全市核酸检测单检费用从2020年7月的200元/人次下调至目前16元/人次,核酸混合检测价格从23元/人次降低至目前的3.5元/人次,有效降低了全市大规模核酸检测成本和群众负担。市医保局还及时将新冠病毒抗原检测纳入医保支付,检测项目费用下调至2元/人次,“抗原检测项目+抗原检测试剂”的总费用降至6元/人次,进一步确保了疫情防控的科学化精准化。
四是出台医保政策支持人口可持续发展。市医保局提高居民医保生育报销标准,顺产、剖宫产报销标准分别提高至2000元/次、3000元/次,每多生育一个婴儿,报销标准由增加200元提高至增加500元。降低职工生育保险待遇享受门槛,把异地转入遂宁参保职工的生育保险缴费年限由“转入遂宁即重新计算”调整为“与原参保地合并计算”。提高职工生育保险津贴标准,将“以实际休假天数支付生育津贴”调整为“按政策最高支付天数支付生育津贴”,职工顺产、剖宫产分别可享受生育津贴假期天数为158天、173天,在政策范围内,每多生育1个婴儿多享受15天。
五是有力有效推进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市医保局聚力确保“基本医疗有保障”,圆满完成全市医保脱贫攻坚各项硬任务,被市委市政府表扬为“脱贫攻坚贡献奖先进集体”。为巩固拓展医保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市医保局第一时间牵头印发《遂宁市巩固拓展医疗保障脱贫攻坚成果有效衔接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细则》,对农村低收入群体的资助参保、大病保险、医疗救助等倾斜政策进行了优化调整,稳步推进由集中医保资源支持脱贫攻坚向统筹基本医保、大病保险、医疗救助“三重制度”常态化保障平稳过渡。
六是持续优化提升医保公共服务。市医保局持续深化“放管服”“最多跑一次”改革,全市医保参保登记、关系转移、待遇支付等40项医保公共服务在政务服务大厅医保窗口实行“一窗式”办理。推进医保服务事项“就近办”,完成20项高频医保公共服务事项下沉全市95个乡镇(街道)便民服务机构办理工作,覆盖率100%;建立“全域覆盖、责任明晰、机制健全、运行高效”的医保网格化工作体系,进一步提升医保服务的便捷性、可及性。推进“互联网+医保”智能终端运用,全面上线“汇聚全市、联通全国”的“国家医疗保障信息平台”,实现了医保信息平台质的飞跃;推进医保公共服务事项“网上办”“掌上办”“码上办”,2022年上半年,全市医保业务实现网上办件量59658人次,群众满意度100%;不断扩大异地就医联网结算面,极大方便了参保群众享受全国各地优质医疗资源。
张智勇同志表示,下一步,市医保局将始终坚持“智慧医保、惠民医保、廉洁医保”工作定位,持续完善医保政策制度,强化医保基金监督管理,深化医药服务供给改革,加快医保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完善医保信息平台支撑,不断巩固提升全市276万多名参保职工和参保居民的医保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访谈现场,张智勇同志还就居民医保筹资标准、“两病”政策和待遇、居民医保门诊统筹基金使用、医疗救助申报、住院费用报销、异地就医备案、大学毕业生医保转移等一系列群众关心的医保热点问题,专业详尽解答了网友的提问和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