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专注于医保支付方式改革的网站
来源:https://mp.weixin.qq.com/s/IPn4vyrOov3oMQRB_j0QsA | 作者:亳州市医疗保障局 | 日期:2023-02-08 | 484 次浏览 | 分享到:

2022年度亳州医保大事件

亳州医保2023-02-08 17:44发表于安徽

2022年,全市医保系统以党的二十大精神为指引,在市委市政府坚强领导下,在省医保局的精心指导下,坚持守正创新、突出改革引领、强化数字赋能,在服务发展改革中谋篇布局,以奋进姿态书写了医保生动答卷。

1.“慢病服务管理”获评全国优秀典型案例

我市打通服务内循环,创新认定模式、疏通认定关口、设置退出标准、严控政策统一、拓宽服务链条,实现特殊病“免申即享”,普慢病“随申随办”,解决了长期以来慢性病管理中存在的认定不公、待遇不一、套取基金、违规严重等一系列瓶颈问题。2022年12月,我市“打通服务内循环,慢病管理不作难”获评全国医保经办服务优秀案例。

2.国家参保信息查询使用试点率先上线

作为国家级试点市之一,高标准打造参保信息“一库、一脑、一键、一网”(数据汇集管理库、科学应用智慧脑、高效查询快捷键、安全使用防护网),2022年10月在全国率先上线运行,实现参保信息“一键查询”、商保报销“一站办理”,截至12月共19471人次查询和使用各类信息,办理商保直赔328件,破解了参保信息不对称问题。2022年12月顺利通过国家中期评估。

3.全国首创“医保服务能力提升e站”

为提高医保服务能力,营造全社会关注、监督医保的环境,2022年10月创建并正式运行“医保在线学习e站”,设置“我的学习、e站智库、在线测试、结果运用、医保论坛”5大板块18个一级栏目,截至目前全市医保系统和“两定”机构人员2.45万人线上“充电”,参学率达83.6%,为普及医保政策法规、规范服务行为、提升监管能力、完善监管长效机制拓展了新路径。

4.亳州医保工作获省政府督查激励

2022年7月,省政府印发《关于对2021年落实有关重大政策措施真抓实干成效明显地方予以督查激励的通报》,亳州市深化医疗保障制度改革、优化医保领域便民服务、推进医保经办管理服务体系建设、提升医保规范化管理水平成效明显,予以表彰激励。

5.全省首创“医保春暖行动”服务品牌

2022年底,市县医保部门联动,下沉服务,开展医保“春暖行动”,把医保经办由“固定窗口”变为“流动窗口”,医保办事从政务大厅移到群众客厅,解决冬季寒冷、疫情传播等影响群众办事难题,实现医保办事“零跑动”、部分项目“零材料”、服务群众“零距离”。活动覆盖返乡人员较集中的36个乡镇、139个村,现场办理群众咨询、费用报销、慢性病证申报等2795件,深受群众好评,得到人民网、安徽广播电视台、中安在线等主流媒体深度报道。

6.全省率先实现职工医保门诊直接结算

2022年7月1日,我市按照全省统一部署,正式建立职工基本医保门诊共济保障机制,补齐了职工门诊政策短板,实现个人账户家庭共济。截至2022年12月底,全市享受门诊共济待遇6726人次、基金支出1076.1万元,政策执行率100%。

7.“党建+基金监管”模式入选全省“十佳”

市医保局坚持党建统领,聚焦医保基金监管“主战场”,加强“三员”队伍建设(监管专职人员、基层医保协管员、社会监督员),建成“全链条”事前、事中、事后智能监控系统,构建“四化”基金监管机制(执法协作一体化、信用管理精细化、异地稽核协同化、专项治理实效化),探索“党建+基金监管”模式。2022年4月份获评省医保局“党旗下的医保事十佳案例”。

8.顺利完成全省“DIP”支付改革试点任务

作为全省试点市,针对国家模块不完善、省局平台不成熟、医疗机构认知不到位等情况,我局引入第三方信息技术力量,分层级抓试点、分类别抓整改、分年度抓数据、分病种抓入组,实现了改革推进“加速度”,为提高基金使用效率、深化医改、实现多方共赢打下坚实基础。2022年12月如期实现模拟付费,代表安徽省顺利通过国家交叉调研评估。

9.全省首创“重点帮扶+诚信免检”监管机制

为强化诚信激励、失信严管的导向,进一步引导定点医疗机构规范医保服务行为,2022年我局探索“重点帮扶+诚信免检”机制,针对存在“三假”、主观故意违规、制度不健全等行为的医疗机构,采取“重点锁定、警示提醒、宣教训导、智能跟踪、违规查处”等帮扶措施;对无群众举报、无指标异常、无违规违章的医疗机构,享受“年内诚信免检,评先评优、结余基金分配、评价加分”等待遇。2022年对21家医疗机构实施了重点帮扶,13家实施诚信免检。

10.谯城区医保经办窗口获批省级示范点

谯城区医保局完善综合服务办事大厅硬件设施,推行综合柜员制,创新医保服务举措,落细落实服务事项清单和办事指南,优化办事流程,8个办事窗口全部实现“一码通办”,用心、用情、用力为参保群众服务。2022年12月,被省医保局评定为“省级医疗保障服务示范点”。

11.医保民生工程连续4年位居全省第一方阵

强化医保服务,瞄准政策执行,体验群众感受,通过每月调度、双月督查、季度通报、定期排名、年底考核,2022年全市城乡居民基本医保参保率、政策范围内住院报销比、居民普通门诊报销比、重点救助对象报销比,均达省定目标。自2019年市医保局成立以来,医保民生工程连续4年位居全省前列。

12.脱贫重点人群实现“三重”保障平稳过渡

2022年,按照中央、省市委要求,巩固拓展脱贫成果,实现了重点人群由“351”“180”向“基本医保、大病保险、医疗救助”保障政策的无缝衔接,省六项考核指标均超额完成任务。全年资助参保23.29万人、6464.9万元,参保率100%;筛选自付费用1万元以上数据5.95万条,每月推送乡村振兴、民政部门联动监测,有效防范因病致贫返贫风险发生。

13.全市药品耗材设备集采节约资金2.4亿元

市医保局严格报量审核、采购监测、约谈通报等关键环节,落实国家和省药品耗材集中招标成果,开展市内医疗设备集中招标采购。全年集采药品405种、医用高值耗材1440种、乙类医疗设备27台,节约资金2.4亿余元,有力减轻了群众就医负担,缓解了医保基金支出压力。

14.五种慢特病成功实现跨省直接结算

2022年10月,经过与浙江省温州市联网测试,打通了高血压、糖尿病、恶性肿瘤门诊放化疗、尿毒症透析、器官移植术后抗排异治疗5种门诊慢特病省外直接结算通道。截至12月结算276人次、报销近20万元,破解了慢性病跨省直接结算难题。

15.成功举办全市医保经办业务擂台大赛

为切实增强医保经办服务能力,2022年11月,组织举办了全市医保系统经办业务擂台赛,参赛覆盖各县区所有医保经办机构和人员。市、县(区)5支参赛队70余人通过严培训、循环赛、强对抗,不仅夯实了功底,增进了交流,也提振了精神,增强了信心,最后评选出最佳团队和15名业务经办能手,树立了以赛提能、比学赶超的良好导向。

16.开展“医保调研年”深化“一改两为”

为进一步贯彻落实省市委“一改两为”作风建设要求,2022年开展全市医保系统“调研年”活动,组成8个调研组,围绕“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医疗服务价格、中医药医保支付”等社会关注和群众急难愁盼的问题,列出16项课题,深入乡村基层工作一线,察实情、谋实策,形成56条工作建议,为推进医保高质量发展奠定基础。

17.开展全市“医保党旗红十佳标兵和十佳案例”评选活动

2022年8月,开展“医保党旗红”创建活动,通过个人报、支部议、单位推、社会评等方式,评选医保改革发展10件先进事例、10名成绩突出、群众认可的10名标兵,讲好医保故事、树立医保典型。

18.五项保障助力疫情防控

积极参与疫情防控,落实“五保障”,彰显医保担当。下拨接种费用14批次、2227万元,保障疫苗费用。调度配送企业满足医疗机构用药需求,保障药品供应。连续9次下调核酸检测价格,会同市场监管等部门巡查防疫物资保供保价,保障市场秩序。包片督促定点药店落实药品销售管理,发挥前哨作用,保障措施落实。做好企业医保费缓缴、“乙类乙管”医疗救治、发热门诊结算、部分用药纳入医保等政策,保障政策落地。截至12月底,对6195家企业缓缴3个月医保费,新冠患者结算36582人次,基金支出341.77万元,有力发挥了医保抗疫作用。

19.医保基金运行“持续向好”

全市强化医保基金精细化管理,严厉打击医保违法违规行为,守好用活人民群众“看病钱”。2022年城乡居民543.29万人、基金收入50.54亿元、支出46.72亿元,当期结余3.82亿元;职工医保参保31.6万人、收入16.43亿元、支出10.52亿元,当期结余5.91亿元,实现了基金总体收支平衡、略有结余、安全可控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