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专注于医保支付方式改革的网站
来源:https://qzybj.quanzhou.gov.cn/zwgk/zfxxgk/fdzdgknr/zcwj/202303/t20230323_2860781.htm | 作者:泉州市医疗保障局 | 日期:2023-03-06 | 389 次浏览 | 分享到:

泉州市医疗保障局泉州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关于开展中医诊疗项目打包收费试点工作的通知

泉医保〔2023〕24号

各县(市、区)医保分局、卫健局,泉州台商投资区民生保障局,泉州开发区社会事业局,市医疗保障基金中心,各相关医疗机构: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快中医药特色发展若干政策措施的通知》(国办发〔2021〕3号)、《国家医疗保障局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关于医保支持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指导意见》(医保函〔2021〕229号)及《福建省医疗保障局福建省卫生健康委员会印发关于医保支持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若干措施的通知》(闽医保〔2022〕114号)等文件精神,进一步规范我市中医医疗服务项目价格管理,支持我市中医药事业传承创新发展,经研究,决定在我市开展部分中医适宜诊疗技术打包收费试点工作。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试点范围

全市公立医疗机构均纳入试点范围。实行药品(耗材)联合限价阳光采购及“零差率”销售的民营医疗机构可参照执行。

二、试点内容

(一)中医适宜技术项目打包收费

对平衡火罐等4个中医适宜技术项目进行打包收费,进一步规范相关医疗机构收费行为。

1.平衡火罐。明确“平衡火罐”对应“拔罐疗法*7(计价单位,下同)+游走罐*1”进行收费;

2.八卦灸。明确“八卦灸”对应“督灸*1+督灸(每增加1穴位加收)*34”进行收费;

3.中药膏摩技术。明确“中药膏摩技术”对应“手指点穴*1+其他推拿治疗(每次20分钟)*1+其他推拿治疗(超过10分钟加收)*N(按实际操作时间加收)”进行收费;

4.拨针治疗。明确“拨针治疗”对应“小针刀治疗”进行收费。

上述中医适宜技术项目打包收费价格及诊疗规范详见附件1、2。

(二)医保支付

打包收费项目按规定纳入医保支付范围。

三、工作要求

(一)加强规范引导。各相关医疗机构要强化收费管理主体责任,做好打包收费项目价格公示和政策宣传解释工作;要加强院内收费政策培训引导,规范收费行为,对于打包收费的项目,不得擅自分解、套用或扩大范围收费。

(二)加强运行管理。各相关医疗机构要建立完善相关管理制度,按照诊疗规范要求严格规范诊疗行为,确保诊疗服务质量。

(三)加强监测评估。医保、卫健等部门要加强中医诊疗项目打包收费运行情况监测和评估,及时了解政策执行情况,视情况完善试点政策。

各相关医疗机构和市医保中心要做好信息系统的更新维护,确保政策顺利实施。

本通知自2023年4月1日起执行。

附件:1.中医适宜技术项目打包收费价格表

2.中医适宜技术项目诊疗规范

泉州市医疗保障局

泉州市卫生健康委员会

2023年3月6日

附件1中医适宜技术项目打包收费价格表

序号项目名称价格计算公式备注
1平衡火罐拔罐疗法*7(计价单位,下同)+游走罐*1
2八卦灸督灸*1+督灸(每增加1穴位加收)*34
3中药膏摩技术手指点穴*1+其他推拿治疗(每次20分钟)*1+其他推拿治疗(超过10分钟加收)*N(按实际操作时间加收)治疗时间超过20分钟的,按其他推拿治疗(超过10分钟加收)规定加收。
4拨针治疗小针刀治疗


附件2中医适宜技术项目诊疗规范

平衡火罐

一、项目名称

平衡火罐

二、项目内涵

以中医基本理论为基础,联合运用闪罐、揉罐、抖罐、走罐、留罐等手法,激活背部皮下免疫细胞,来调节脏腑气机,并通过经络传至大脑,达到自我修复、自我调节、自我完善的疗法。

三、操作流程(诊疗规范)

包括闪罐、揉罐、抖罐、走罐和留罐五个步骤。

(一)闪罐:在腰背部两侧分别闪罐3个来回,一个从上而下,一个从下而上,反复操作至皮肤潮红或火罐发热;

(二)揉罐:用刚刚闪过的温热火罐沿督脉及膀胱经走向揉罐3个来回;

(三)抖罐:沿腰背部两侧分别抖罐3个来回,垂直神经或经络方向快速抖动,从上到下,从左到右;

(四)走罐:润滑皮肤,沿督脉及膀胱经走向推3个来回,吸力适中;

(五)留罐:清洁皮肤,留罐5-10分钟,检查吸附力。留罐过程中应观察罐体吸附情况和皮肤颜色,注意询问患者的感觉,局部过紧、过痛,应取下重拔。

八卦灸

一、项目名称

八卦灸

二、项目内涵

运用易经八卦学说、经络学说、脏腑阴阳、子午流注等中医理论,在腹部行艾灸,予刺激任脉、肾经、脾经、胃经等腹部相关穴位,以达到扶阳祛邪、祛除体内寒气、温经通络、消瘀散结、防病保健等作用。

三、操作流程(诊疗规范)

(一)穴位以神阙为中心腹部穴位;再次核对穴位;明确输穴部位及施灸方法;

(二)腹部铺大毛巾,注意保暖及围屏遮挡;

(三)点燃艾柱,放入灸盒,每个格子2个,将八卦灸盒中间对准神阙穴,“坤”向上对准任脉;

(四)约半小时再加艾柱(每个1格),共灸3壮,以腹部皮肤轻微发红为度。观察局部皮肤及病情变化,询问患者有无不适;

(五)灸后撤去八卦灸盒及大毛巾,艾柱彻底熄灭,清洁局部皮肤,协助患者着衣。

中药膏摩技术

一、项目名称

中药膏摩技术

二、项目内涵

将特制药膏涂在人体适当的穴位或部位,然后点柔、按摩上述穴位或部位,通过药物渗透,使拘紧之筋脉柔润,闭阻之筋脉畅通,达到温通经脉,调理气血,改善脏腑机能,扶正驱邪,增进健康。

三、操作流程(诊疗规范)

按以下步骤操作2个循环:

(一)将调制好的中药均匀地涂抹在按摩部位;

(二)环摩穴位:以穴位为中心(直径大于375px)掌心向下环摩15~20圈,时长共约1分钟。以局部皮肤微热为宜,力度适中;

(三)推经络:拇指在治疗部位顺经或逆经推10次,时长共约1分钟,力度适中;

(四)点按揉穴位。

一个穴位按揉:拇指点按穴位5次,顺时针揉3次,为1个循环,以此做3个循环,时长共约1分钟,力度适中。

两个穴位按揉:拇指和食指同时点按穴位5次,顺时针揉3次,为1个循环,以此做3个循环,时长共约1分钟,力度适中。

(五)环摩治疗部位:将手掌掌心向下置于病变中心,环摩治疗部50~60圈,时长共约1分钟,力度适中,以皮肤微热为宜;

(六)振腹:适用于治疗消化系统疾病,将掌心向下,劳宫穴对准病人神阙穴,中指在任脉的中脘穴,掌根在关元穴,食指、无名指在肾经线(腹部正中线旁开0.5寸)上,拇指和小指在胃经线(腹部正中线旁开2寸)上,在充分放松的情况下,释放腕痉挛,与病人腹部产生共振(此为本法的最佳状态),操作时可以全掌、掌根、指端变换着力,频率400~600次/分钟,时间1分钟;

(七)实施补泻手法。

补法:顺经络循行方向的操作手法为补,按顺时针方向旋转的操作手法为补(腹部顺时针方向为泻法)。轻手法,用力相对较小,轻而不浮,为补法;按摩速度缓慢、时间较短者,为补法。适用于虚证、年老体弱、病重的病人。

泻法:逆经络循行方向的操作手法为泻,按逆时针方向旋转的操作手法为泻(腹部逆时针方向为补法)。重手法,用力相对较大,重而不滞,为泻法;按摩速度较快、时间较长者,为泻法。适用于实证、年轻体壮的病人。

平补平泻:顺时针方向和逆时针方向按摩交替进行属于平补平泻;用力适中属于平补平泻。适用于虚实不明显的病证。

(八)根据病人情况可将保鲜膜敷于中药上15分钟,使中药慢慢透皮吸收,以增强药物的功效;

(九)用纱布将中药擦掉,清洁病人局部皮肤,协助病人着衣、取适宜体位,整理床单位。

拨针治疗

一、项目名称

拨针治疗

二、项目内涵

以一种端部钝圆的针具,对于不同层次的组织进行松解和刺激的中医临床操作技术,用于治疗颈、肩、腰腿痛、类风湿关节病,强直性脊柱炎,慢性内科疾病,疑难杂症等。

三、操作流程(诊疗规范)

(一)定点;

(二)局麻:0.5%利多卡因,每人总量不超过15ml,(按说明书用量为准)备用肾上腺素(应急用);

(三)进针:用16#针头打眼破皮,深度约12.5px;

(四)松解:用3#拨针插入针眼,深度约12.5px,即向四周作360°透拨。范围:根据病变范围而定,透拨密度,两针间距约25px;

(五)术毕在针眼区加拔火(气)罐,8分钟(左右),吸出少量淤血约2cc(左右)为宜,术后针眼用无菌辅料覆盖3天。

抄送:省医保局、省卫健委,市医改领导小组秘书处,市市场监管局。

泉州市医疗保障局办公室2023年3月6日印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