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化医保改革兜牢民生底线——庆阳市医疗保障局深化医保改革工作综述
庆阳市医疗保障局2023-10-09 11:47发表于甘肃
医疗保障工作是重大民生工作,事关人民群众切身利益和社会和谐稳定。庆阳市医疗保障局自组建成立以来,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不断深化医保改革、加强医保基金监管、强化医保经办服务。目前,全市医保基金收支总体平衡,参保人员医疗保障水平持续提高,实现了群众得实惠、医院能发展、基金可持续的目标。
今年以来,庆阳市医保系统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牢牢把握推动医疗保障工作高质量发展主题,围绕“促改革、提效能、强作风、优服务、惠民生”总体工作思路,以“三抓三促”行动为抓手,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持续深化医疗保障制度改革,全力推进各项医保工作落地见效。
医疗保障能力不断提升。坚持把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作为医保工作的硬任务和底线性指标,健全完善防范化解因病返贫致贫长效机制。全市共有70.62万农村低收入和脱贫人口参保,参保资助9489.267万元,住院报销10.72万人次,平均报销比例87.11%。实现基本医疗保险市级统筹,解决统筹层次低、政策不统一、经办不规范、基金池子小、抗风险能力弱等问题。将居民普通门诊保障额度从60元提高到120元,将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和生育保险合并实施,参保职工缴费年限累计达到18年以上的,退休后单位和个人均不再缴纳医保费用。建立城镇职工补充医疗保险制度,职工补充医疗保险报销比例统一提高到90%,封顶线由原来的30万元提高到40万元。建立职工医保门诊共济保障制度,改革职工医保个人账户。健全重特大疾病医疗保险和救助制度,将重特大疾病病种增加到35种,将重特大疾病困难人员医疗救助工作列入2023年市列为民办实事项目,截至目前,享受重特大疾病医疗救助266424人次。
医保基金安全规范运行。庆阳市医疗保障局自组建以来,坚决贯彻落实国家及省市决策部署,始终把加强医保基金监管作为首要任务,不断扎牢织密基金监管网。全面加强基金使用常态化监管,实现了日常稽核、自查自纠和抽查复查“三个全覆盖”,行刑衔接、行纪衔接、社会监督、举报奖励等相关制度机制逐步健全完善。截至8月底,全市定点医药机构检查覆盖率达到98.2%,主动曝光典型案例6件,暂停终止定点服务协议20家,追回基金和行政处罚合计达到1676万元,全市医保基金使用安全规范。
医保支付方式改革有序推进。紧扣DRG支付方式改革三年行动计划目标,以国家示范城市建设为抓手,以绩效管理为导向,加强专业能力建设,协同推进各项改革,扎实做好提质扩面工作。2023年实际付费医疗机构达到50家,医疗机构、病种、医保基金覆盖率分别达到83.3%、97.4%和95.8%。医保基金管理实现了规范化、专业化,基金支付效率进一步提升,住院患者和医疗费用负担明显减轻,全市DRG付费改革工作总体形势良好。
药品耗材集中带量采购常态化开展。全面推进落实药品、耗材集中带量采购政策,优先采购选用中选产品,通过落实结余留用预付周转金政策,有效促进了药品、耗材集采工作。目前,全市药品集采品种累计达到386种,医用耗材集采品种累计达到18种,自落实集采政策以来,为全市节约资金约8.59亿元。
医保经办服务高效运行。紧扣优化营商环境工作重点,着力打造“宽进、快办、严管、便民、公开”的服务模式和高效的医疗保障业务经办环境。聚焦服务窗口,开展“一把手走流程”体验行动,科室长“坐窗口”示范行动和“2+1”岗位淘汰行动,并对28项公共服务事项进行了全流程优化,实现了全市医保经办服务一套流程、一个模式。目前,全市所有定点医药机构全部开通了普通门诊异地就医直接结算服务,186家医疗机构开通了异地就医住院费用直接结算服务,22家医疗机构开通了5类门诊慢特病跨省异地就医直接结算服务,省内市外所有门诊开通了慢特病直接结算,异地就医直接结算率提高到88%。
医保改革工作启动以来,庆阳市医疗保障局坚持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推动医疗保障领域各项政策措施落地落实,开启了医疗保障事业改革发展新篇章,留下一串串解民忧、惠民生、聚民心的扎实足迹。下一步,庆阳市医疗保障局将持续深入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关于深化医疗保障制度改革的决策部署,认真传达学习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胡昌升在省卫生健康委、省医保局调研时的讲话精神,切实统筹谋划医疗保障重点工作任务,靠实工作责任,全力推动医保事业高质量发展,不断增强人民群众对医疗保障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