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全市医疗保障工作暨医保系统党风廉政建设工作会议召开
通辽医疗保障2024-02-23 18:08内蒙古
2月23日,通辽市医疗保障局召开全市医疗保障工作暨医保系统党风廉政建设工作会议。会议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二十届二中全会、自治区和通辽市两会、中央纪委二十届三次全会、自治区十一届纪委三次全会和通辽市六届纪委四次全会精神,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医疗保障工作重要指示精神,全面落实全国和自治区医疗保障工作会议精神,总结2023年工作,分析研判医保改革发展形势,部署2024年工作。市医保局党组书记、局长朱子波作工作报告。
会议指出,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和自治区医疗保障局的精心指导下,全市医保工作以党的思想政治建设为统领,较好地完成了各项工作任务。一是全民参保工作不断深入。2023年全市参保274.24万人,参保率达95%以上。二是待遇保障水平显著提高。全市2400余家医药机构纳入门诊保障范围,参保职工减轻门诊费用负担2.08亿元。全面调减职工医保单位缴费比例和机关事业单位补助缴费比例,为全市财政和企业、灵活就业人员切实减轻负担。三是“三医联动”改革持续惠民。通过DIP支付方式改革,患者住院次均费用降幅18.6%,患者平均自付费用降幅21.4%,实现了“医、保、患”三方共赢。累计开展集采药品990种、耗材65类,平均价格降幅60%,为患者减负4.88亿元。下调202项检查检验类项目价格,将门诊诊察费纳入报销范围。整合完善18项中蒙医类服务项目价格,支持中蒙医药传承创新发展。四是基金管理监督更加有力。通辽市被确定为“国家医保反欺诈大数据应用监管试点地区”和“自治区医保智能场景监控管理试点盟市”。聚焦重点领域、重点对象,开展打击欺诈骗保专项整治,精准打击医保领域违法违规行为。五是医保服务能力明显增强。全市“15分钟医保便民服务圈”基本形成。医保码激活率97.87%。各级经办“三减”事项29项,简化环节比率降低24%,压缩时限比率82%。实现区内医保关系转移接续“免申转”“无感办”,缴费基数核定由“申报核定制”调整为“申报承诺制”。
会议明确,2024年全市医疗保障工作要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围绕医保、医疗、医药协同发展和治理,以全面深化改革、精细管理服务、数据提质赋能为重点,坚定不移促改革、强管理、抓落实,奋力推动医疗保障事业高质量发展。一是坚持党的领导,思想政治建设彰显新气象。忠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深化模范机关建设,推动机关党建工作引领。常态长效开展“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群众教育实践活动,深刻认识和理解“六句话”的事实和道理,让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根植心灵深处。二是坚持普惠共享,全民参保工作打开新局面。集中攻坚精准发力,要走村入户,做细做实政策宣传动员工作,确保集中缴费期结束前全面完成参保任务。参保机制有破有立,持续推进激励约束机制,让连续缴费的群众受益,完善学生参保、特殊人群参保督查机制,深入挖掘灵活就业人员参保扩面空间,全面拓宽提高参保率的新方法新途径。提前部署提早谋划,分阶段、分类别推进参保扩面工作,确保参保存量不减、稳中有增。三是坚持综合施策,医疗保障待遇工作取得新突破。做好门诊慢特病和门诊统筹政策衔接,逐步向实现“病种保障”到“费用保障”过渡,让门诊待遇更加公平普惠。完善大病保险和医疗救助待遇政策,发挥医疗保障制度保大病、防致贫返贫功能。发挥高额医疗费用患者动态预警监测作用,持续巩固提升医疗保障脱贫攻坚成果。做好城乡居民门诊统筹政策启动实施,提高普通门诊保障待遇。完善和落实生育支持措施,做好开展长期护理保险制度的前期准备工作。四是坚持统筹兼顾,“三医联动”改革迈出新步伐。持续推进DIP支付方式改革,优化DIP智能审核、特病单议等五大模块,实现DIP管理精细化、智能化、数字化。大力推进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医保支付方式改革,完善支付细则,实现月度付费,联合相关部门开展监督考核,做好年终清算。加大医药管理工作力度,确保“药品耗材网上采、带量采购优先用”。做好门诊特殊用药、门诊慢特病、门诊统筹、电子处方流转等政策衔接及两定机构管理工作。持续深化医疗服务价格改革,做好价格监测及管理工作。五是坚持标本兼治,基金监督管理取得新成效。聚焦重点领域,市旗联动、统一部署,专项检查DIP异常数据、门诊慢特病、门诊统筹等高发风险点,对数据异常、基金使用排名靠前的医药机构重点监控、高频稽核。六是坚持高质量发展,医疗保障服务能力实现新提升。继续增强基层医疗保障服务能力,增加基层服务站点数量,打造基层服务示范站(点)。持续提升公共服务规范化水平,进一步规范经办流程,精简办事材料,压缩办结时限,推动服务下沉。加快医保服务数字化转型,推动更多医保服务“网上办”“掌上办”“视频办”,提高医保政务服务事项线上可办率。
会议指出,全市医保系统干部职工要强化实干担当,全面加强自身建设。一是要转变思想观念。在组织领导方面,要提高政治站位、增强政治意识、强化政治责任。在工作统筹方面,要理清工作思路举措,协调推进工作部署,及时跟进督查检查,主动向上沟通。在工作态度方面,要摒弃“慢、粗、虚”等问题,把工作落到实处,提升成果意识、精品意识。二是要加强风险防范。要时刻保持清醒,坚持底线思维,树立危机意识,发挥好医保工作直接服务群众的优势,讲好医保故事,真正把医保惠民成果讲到群众的心坎里。三是要强化精细管理。在群众参保缴费、就医报销、服务态度等角度谋划工作、推动发展。在稳定保障水平、优化服务内涵方面提升群众满意度。通过合理配置权限,依法依规使用医保信息系统,提高系统模块应用效率,放大医保数据赋能医保管理效应。四是要改进工作作风。弘扬务实精神,讲实话、办实事、求实效。要坚持目标导向、结果导向以各方面工作的积极突破推动医保事业的整体提升。五是要坚守清廉底线。要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落实党风廉政建设、意识形态工作“一岗双责”,强化对基金监管、使用的监督约束。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努力营造医保系统风清气正的良好政治生态。
会议强调,全市医保系统要认真落实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从严管党治党,坚持正风肃纪,把党风廉政建设不断向纵深推进。要巩固拓展主题教育成果。积极开展“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群众教育实践活动,推动党的创新理论向基层延伸,向群众拓展。要深化政治监督。坚决纠治“低级红”“高级黑”问题,防止政治偏差,及时消除政治隐患。要深化反腐败斗争。对重点问题,重点领域和重点对象,新型腐败和隐形腐败开展廉政风险排查和自查自纠。要着力强化“四风”整治。整治“慢粗虚”、层层加码等问题,坚决查处吃喝行为。要强化党的纪律建设。严格纪律执行,以压紧压实政治责任为抓手,凝聚管党治党合力。要加强党的作风建设。全市医保系统要大兴务实之风,弘扬清廉之风,养成学术之风,深入开展调查研究,着力解决参保群众急难愁盼问题,牢固树立过紧日子的思想,积极创建节约型机关,持续推动医保系统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取得新成效。
会上,科尔沁区、科左中旗、奈曼旗、开发区医疗保障局作典型经验发言。
会议由局党组成员、副局长赵颖主持,局党组成员、副局长杨彩霞、高望,通辽市纪委监委驻市人社局纪检监察组娜布齐出席会议。各旗县市区医疗保障局及所属单位主要负责同志,局机关全体干部和所属单位科级及以上干部参加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