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专注于医保支付方式改革的网站
来源:https://ybj.gzlps.gov.cn/tpxw/202303/t20230306_78373091.html | 作者:六盘水市医疗保障局 | 日期:2023-03-06 | 57 次浏览 | 分享到:

全力推动全市医疗保障事业高质量发展——2023年全市医疗保障工作电视电话会议召开

发布日期:2023-03-06

3月3日,2023年全市医疗保障工作电视电话会议召开,各市(特区、区)设分会场。会议总结了2019年以来六盘水市医保工作,分析当前形势,部署2023年工作。

自2019年医保部门成立以来,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全市医保系统坚持以人民健康为中心,坚决贯彻落实上级工作部署和要求,深入推进重点领域改革,统筹抓好疫情防控和医疗保障业务工作,实现了疫情救治有保障、民生实事见实效、改革创新有亮点、三医联动有成效的良好局面,展现了医保人敢于奋斗的精气神和敢于追梦的新担当,有力推动了凉都医保事业高质量发展,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医保贡献。

突出顶层设计,健全完善多层次医疗保障制度体系。实现覆盖范围、参保缴费、待遇保障、医疗保险目录、定点医疗机构、基金管理等“六统一”,累计7.62万人次享受生育医疗费用报销0.79亿元,累计1.22万人次享受生育保险津贴2.15亿元。全面实现职工医保个人账户家庭共济,截至目前,已建立共济绑定关系23841人次,门诊及住院共济支出231.19万元;个人账户代缴城乡居民医保51113人,支出1789万元。个人账户代缴“贵惠保”20623人次,支出204万元。首次把困难职工纳入医疗救助,将医疗救助年度限额从3万元提高到5万元,实行医疗救助市级统筹,切实减轻困难群众重特大疾病医疗费用负担。2022年,医疗救助28.57万人次,医保报销15437.31万元。

坚持人民至上,找准医保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着力点。积极落实全民参保计划,基本医保参保率稳定在95%以上,基本实现应保尽保。截至2022年底,全市参保325.61万人(其中职工35.42万人、居民290.18万人),同比增长0.23%。基金收入50.18亿元,支出44.54亿元,累计结余59.78亿元,医保基金总体运行平稳。2019年、2020年连续两年“零”问题通过国家脱贫攻坚成效考核,2021年、2022年连续两年“零”问题通过国家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后评估考核。研究出台有效衔接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方案,延续、优化、调整现有帮扶政策,坚决守住不发生规模性因病返贫致贫底线。全力保障新冠救治和免疫费用,疫情期间,全市共上解疫苗费用4.1亿元,支付核酸检测费用3295.33万元,减征企业单位缴费部分1447万元。2020年,向全市14家二级以上公立医疗机构预拨款3800万元。2022年12月,鉴于新冠病毒感染人数大幅增加,再次向相关医疗机构拨付2023年周转金共20700万元。

发挥基金效能,提升医保治理体系和能力现代化水平。深化DRG支付方式改革,2019年以来,我市先后入选DRG付费改革国家试点、DRG付费国家示范点,全市医保系统以“四个全覆盖”为抓手,全面推进DRG付费工作。同时,2022年起,全市精神病专科医院及有精神病科室的综合医院对长期住院的精神病患者按床日进行付费,有效补齐DRG付费针对特殊疾病的政策短板,形成以DRG付费为主,按床日付费、按项目付费、按病种付费为辅的多元化复合式医保支付方式。优化基金拨付流程,进一步厘清市、县两级医保经办机构拨付基金工作流程及工作时限,将新增DRG付费定点医疗机构纳入市级直接拨付,拨付时效由审核完毕后30天缩短至审核完毕后18天左右,较原时效提升时效40%,基金拨付占比较去年提高32.08%,市级拨付效能显著提升,定点医疗机构垫资压力得以有效缓解。动态调整医疗服务价格,2020年全面取消医用耗材加成同步调整医疗服务价格,共调整市级公立医院医疗服务项目801项、县级公立医院医疗服务项目150项。2022年,采取政府购买服务方式对全市医疗服务价格进行全面评估并完成调整评估报告,目前,我市已完成5轮医疗服务价格测算工作,测算核心数据9852万条,辅助测算数据超2亿条。常态化推行集中带量采购,截至目前,全市共组织139家医疗机构分别参加国家组织药品集中采购第一批至第七批药品、2类高值医用耗材采购,涉及243个药品品种,总采购量超29421.69万片,采购金额14836.94万元,实现药品价格单品种最大降幅达92.3%,平均降幅超过64.32%,累计节约社会金额8400余万元。兑现拨付结余留用资金1130.18万元,医疗机构单批最高获奖励资金达106.38万元。

强化综合治理,筑牢医保基金监管安全防线。从制度层面进一步完善了基金监管体系,开展专项整治,加强医保基金“全链条”监管,全市医药机构欺诈骗保行为得到有效遏制。2019年以来,全市共收缴违规本金、违约金及罚款共计14497.77万元。全市医保系统坚持严格监管、规范执法,有力推动医保基金监管执法规范化建设。截至目前,全市共办结行政执法案件22件、追回医保基金本金699.23万元、处罚款443.94万元。2022年,我市选送的执法案例在全国医保基金监管执法典型案例评选中被评为“优秀案例”。

聚焦数字赋能,提供医保事业高质量发展的不竭动力。2021年4月,六盘水市在全国第一个完成国家医保编码贯标验收,并率先在全省上线国家医保信息平台,成为全国第一个“信息化”“标准化”双达标城市。2022年,我市顺利通过国家医保局医保信息平台实地验收,助力贵州省成为全国第四个完成国家平台验收的省份。2022年5月,在全省率先开展医保移动支付应用,7家试点医疗机构代表贵州省以国家医保服务平台为主,第三方支付平台为辅的移动支付模式按期完成上线任务,并向全市192家医药机构免费投放310台医保业务综合服务终端,累计结算23.68万人次,全市参保群众实现“脱卡就医”“刷脸支付”。在全市300个村(居)卫生室配置医保电子凭证扫码,实现基层就医购药全场景应用,提升医保电子凭证激活率。2022年,我市激活率83.07%,医药机构结算占比47%,在全省率先完成目标任务。

优化经办服务,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以信息化、经办服务为突破点,大力开展精准化、精细化服务,为全市参保群众提供更加安全、便捷、高效的医保经办服务。2021年,六盘水市代表贵州省迎接国家医保行风建设专项评价获全国综合评定“第一名”。统一标准打造全市医保服务窗口,实现全市医保服务事项“跨区域无差别受理”。2022年累计服务群众63986人次,“一次办成率”达100%。实现“掌上办”“网上办”,2022年,全市医保公共服务749.89万件,其中线上经办量达334.02万件,占比44.54%。大力推进“15分钟医保服务圈”建设,在88个乡村建设医保服务点,将16项高频医保服务事项“下沉”到乡村,打造盘州市保田镇“全国基层服务示范点”。

2023年,全市医疗保障工作将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为统领,全面落实中央、省委、市委重大决策部署,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主动服务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深化改革创新,以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为方向,切实兜牢医保民生保障底线,加快推进医保治理现代化,持续提升医保公共服务水平,进一步推进全市医疗保障事业向更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