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医保局召开门诊支付方式改革座谈会
为加速推动门诊医保支付方式改革,7月16日,市医保局组织召开门诊支付方式改革座谈会,对门诊重症慢性病病种付费标准和结算办法等开展座谈论证。市医保局二级调研员张建兰出席会议并讲话,部分医保部门、试点医疗机构有关负责同志30余人参加会议。

会上,国新公司专家介绍了门慢支付改革的背景、总体思路及当前工作进展,重点解读了病种付费标准的测算规则,月预结算单个病例“结余共享、超支分担”机制的补偿比例和设计初衷,旨在通过支付杠杆引导医疗机构规范服务行为、提升服务效率,减轻群众负担。
随后,对结算办法逐条进行了解读,参会人员结合本地实际,就病种费用测算参数、年终清算时的激励约束机制以及改革初期的系统运行环境等具体问题积极建言献策。试点医疗机构纷纷表示,建立结余共享和超支分担机制,让医院有动力加强门诊重症慢性病患者的全治疗周期管理,更精准地加强成本管理、提升门慢患者服务质量。

讨论中,各方均表达了对改革的高度期待,认为门诊支付方式改革是优化医保基金使用效率、减轻群众门诊负担的重要举措,将积极配合推进后续工作。
下一步,市医保局将梳理汇总本次座谈会的意见建议,进一步完善门诊支付改革相关政策,加快职工门诊APG目录的测算论证,推动改革落地见效,切实让改革红利惠及更多参保群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