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专注于医保支付方式改革的网站
来源:https://mp.weixin.qq.com/s/bA-BvIv2V4YWa8Fx8hweVg | 作者:湘无恙 作者新稼轩 | 日期:2022-05-11 | 426 次浏览 | 分享到:

医保知识|药品命名的基本规则、医保药品目录实行通用名管理

永州市医疗保障局2022-05-11 22:07

以下文章来源于湘无恙,作者新稼轩

一个人刚出生时有乳名(小名),上户口有正式的姓名,注册社交媒体需要网名,同学、朋友有时还会起绰号,有的人还会给自己起笔名、字、号,等等。其实,一个药品也有很多名字,有商品名、通用名、化学名,名字后面还附带规格。那么,医保药品目录使用的是哪种名字呢?今天,我们一起来交流一下。

一、药品命名的基本规则

人们早先使用药物,多用俗名(trivialname),没有一定的规律。有许多是根据化合物的来源沿袭下来的名称,如青霉素G(penicillinG),这个名称来源于产生菌青霉属(penicillium)的名字.

目前,每个药物通常有3种类型的名称,一是国际非专利药名和相对应的中国药品通用名称,二是专利名或商品名,三是系统命名(化学名)。

(一)国际非专利药名(INN)和中国药品通用名称(CADN)

国际非专利药名(internationalnonproprietarynamesofpharmaceuticalsubstances,INN)由WHO统一编订。药物名称在药典、药物手册上出现时,排在第一位的英文名基本都使用INN。

中国药品通用名称(chineseapproveddrugnames,CADN)则采取音译、意译和音意合译的方法,由INN翻译而成,一般以音译为主,为的是在读音上与英文名尽量相对应。比如:INN为“ItoprideHydrochlorideTablets”的药物,CADN译为“盐酸伊托必利片”,“Itopride”采取音译为“伊托必利”,“Hydrochloride”和“Tablets”则分别意译为“盐酸”和“片”。

(二)专利名和商品名

专利名(proprietaryname)是为使药物的发明创造专利权受到法律保护而起的名称。

商品名(tradename)是为使药品专卖权受行政保护而起的名称。一个药物可以有多个厂家生产的多个品种,也就可以有多个商品名。

例如:cefuroximesodium(头孢呋辛钠)的部分商品名如下表所示:

商品名

生产厂家

    舒贝洛(Supero)

    西力欣Curoxim

    力复乐Lifiirox

          Zinacef

    赐福乐信

    伏乐新

    ……

意大利Farmochimica

英国Glaxo

美国Lilly

     英国Glaxo;德国Hoechst

     中国台湾中化

     中国苏州中化

     ……


 (三)系统命名(化学名)

系统命名(systemname)是在药物的几种命名形式中真正能够从药物结构出发,代表和反映药物的本质,具有规律性和系统性的一种命名形式。

早在1892年,在日内瓦举行了国际性会议,确定了一些命名原则,称为日内瓦命名法。后分别于1930、1936、1938、1947和1969年作了修改和补充。

目前所釆用的系统命名原则是由国际理论化学及应用化学联合会(InternationalUnionofPureandAppliedChemistry,IUPAC)在1979年颁布的。我国在1980年相应地制定出了一个中文的命名原则。

系统命名是从药物结构出发,按照命名原则制定的名称。这种名称代表了药物的组成和结构,它和结构之间是一一对应的关系,且具有相应的系统性。因此,系统命名在新药研制、新药报批、文献查阅、药品说明书中是不可缺少的。

举例说明:

比如上图这个药品,国际非专利药名为ItoprideHydrochlorideTablets,对应的中国药品通用名为盐酸伊托必利片;商品名为“为力苏Elthon”;化学名为N-[4-[2-(二甲基氨基)乙氧基]苄基]-3,4-二甲氧基苯甲酰胺盐酸盐。另外,包装上的“50mg”为规格。

根据该药的通用名和说明书,该药的剂型为片剂。《基本医疗保险药品目录》中的西药剂型以《中国药典》“制剂通则”为基础进行合并归类处理,将普通片剂(片、素片、肠溶片、包衣片、薄膜衣片、糖衣片、浸膏片、分散片、划痕片)、硬胶囊、软胶囊(胶丸)、肠溶胶囊合并归为“口服常释剂型”,目录中还合并归类了注射剂、外用液体剂、滴眼剂等19类。

二、医保药品目录实行通用名管理

《基本医疗保险用药管理暂行办法》(国家医疗保障局令第1号)第三条明文规定,《基本医疗保险药品目录》实行通用名管理,《基本医疗保险药品目录》内药品的同通用名药品自动属于基本医疗保险基金支付范围。

《湖南省医保谈判药品“双通道”管理办法》(湘医保发〔2021〕34号)第四条明文规定,“双通道”管理药品采取按通用名目录管理的模式,通用名纳入“双通道”管理药品目录范围后,同通用名、同质量层次、同医保目录剂型的药品按企业自愿申请的原则,经相关程序并确定支付标准后,纳入“双通道”使用管理范围。

《湖南省医保“双通道”单行支付管理药品目录(2022年版)》(湘医保发〔2022〕10号)共收录药品通用名180个,包括西药168个、中成药12个,共有药品商品名品种258个。

比如:《湖南省医保“双通道”单行支付管理药品目录(2022年版)》中有通用名为硼替佐米的药品,其中就包括商品名为万珂、昕泰(2个规格)、齐普乐(2个规格)、万可达、千平(3个规格)、益久(2个规格)、瑞诺安在内的7个药品。

三、顺带驳斥一个谣言

去年,网络上有谣言“医保报销药品2800种VS自费药品150074种”。其实这是别有用心的人故意偷换概念。

谣言中,2020版“医保报销药品2800种”使用的是药品通用名的概念,“150074种”使用的是药品批准文号的概念。别有用心的人混淆视听的方式就是:将当时(截至2021年7月1日)全部的152874条药品批准文号(国产药品149344条、进口药品3530条),减去医保目录内的2800种药品,其余药品正好是150074种。这其中有一点需要注意,在药监局的批准文号中,包括了部分原料药、制剂中间体、诊断试剂等非药品,除去这部分非药品,累计批准可上市销售的药品145861种。

比如,上图的连花清瘟胶囊包装盒右上角的“国药准字Z20040063”就是药品批准文号。

因为医保药品目录是按照中文通用名来统计药品种类的,只区分剂型,不区分规格,不区分生产厂家,一条药品目录可以对应多个药品注册批文。

将当时可上市销售的14余万种药品与2020版《国家医保药品目录》进行匹配,符合目录条件属于目录内的药品共计86381种,占批准药品总数的59.2%,也就是近六成的药品已纳入医保药品目录。详见:辟谣!医保目录药品只占全部药品2%?大错特错!!

参考:《常用药物的化学结构与系统命名》(第二版),王小燕主编,第二军医大学出版社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