担当砥砺初心,奋斗再续新篇!全市医疗保障半年工作会议召开
淮安市医保局2022-07-15 10:14发表于江苏
7月14日下午我市召开医疗保障半年工作会议全面总结今年以来的工作

认真对照“对标找差、补短强特、创新实干”要求紧扣省定高质量发展考核指标研究部署下半年工作推动全年重点工作落地落实
市医保局党组书记、局长印亚琴出席会议并作工作部署,市医保局党组成员、副局长杨振龙主持会议,市局领导班子成员、各县区医保局主要负责人、市局机关处室负责人、市医保中心及市稽核服务中心相关负责人、各县区医保经办机构负责人等参加会议。

会议指出
2022年是党的二十大召开之年,是省市党代会精神全面落实之年,全市系统上下不断完善制度体系,深入推进重大改革,做深做实精细化管理,持续优化公共服务,强化基础保障支撑,各项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效。
截至6月底,全市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达491万人,其中城镇职工医保、城乡居民医保参保人数分别为100.7万、390.3万;职工和居民基本医保政策范围内住院费用基金支付比例分别为85.2%和70.7%,医保制度总体运行平稳。
加强制度设计,推动出台《淮安市深化医疗保障制度改革实施方案》,全面部署我市医疗保障制度改革工作。
信息化建设多项试点率先落地,多项指标全省领先,全省首家上线医保参保征缴功能,成为省级医保移动支付唯一试点市。
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逐步建立。市政府民生实事项目中医疗救助对象住院费用政府托底项目超序时完成,贫困人口经基本医保、大病保险与医疗救助三重保障梯次减负后,住院费用实际报销比例稳定在80%以上;“15分钟医保服务圈”建设项目被纳入省局、市政府民生实事项目。
我市成为“双通道”管理药品及单独支付药品经办结算系统全省唯一试点地区。
淮安创新医保基金“共管联办”监管模式被《江苏改革简报》刊载推介,在全省医保工作会议上介绍经验。
入选全省唯一DIP改革示范城市,相关工作受到国家局肯定,开展省级DIP改革示范联系点建设,改革经验被《中国医疗保障年鉴》收录,淮安医保工作影响力不断扩大。

会议要求
全市医保系统要紧扣“高质量发展、省政府督查激励、年度重点目标任务”三项指标体系,确保全年重点工作高质量完成。
以“坐不住”的责任感牢牢抓实高质量发展内容
要加强统筹布局规划、丰富建设渠道、打造精品示范线路;创新思路细化举措、把“医保服务圈”建设与医保多项工作有机结合;在场所设置、氛围营造、设施配备、服务网络、窗口形象等方面统一规范建设标准,确保“15分钟医保服务圈”建设年内实现全市镇街全覆盖。
以“等不起”的紧迫感坚决落实督查激励评价指标
要提高思想认识,对标对表改革任务,持续推动医保高质量发展;坚持问题导向,找准切入点,重点突破,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开展量化考评,形成闭环推进机制,充分发挥激励评价指挥棒作用,全面推动督查激励工作求实效、见真效。
以“慢不得”的使命感全面推进年度重点目标任务
一要不断完善医保政策和制度体系。建立健全《职工基本医疗保险门诊共济保障机制方案》,健全完善重特大疾病医疗保险和救助制度,出台待遇清单,大力推进实施“江苏医慧保1号”,完善多层次医疗保障制度体系。
二要建立健全基金监管制度体系。推进出台基金监管制度体系改革实施方案,不断强化医保基金监管,强化日常监管全覆盖,开展系列专项整治,推进监管信息平台建设,提升基金监管效能。
三要持续深化医保领域改革。发挥国家示范市牵头作用,开展省DIP联系点建设,推进DIP支付方式改革;围绕核心指标,完善调度机制,提升数据水平,推进阳光采购制度落地执行;实施医疗服务价格动态调整机制,创新部分病种费用监测发布机制,持续深化医疗服务价格改革。
四要加快提升医保服务能力。做好全民参保登记及缴费工作,持续优化医保参保征缴新平台功能,加快完善医保信息系统建设,做好医保转网建设和机房搬迁工作,推进国家医保信息业务编码动态维护与深化应用,强化两定医药机构管理,不断提升异地就医水平。
五要着力打造淮安医疗保障新形象。以“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为抓手,持续推动党史学习教育常态化长效化,加快推进市以下部门垂管,积极参与重特大项目攻坚暨招引,扎实推动营商环境优化,以实际行动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会上,各县区医保部门围绕上半年工作开展情况和下半年工作思路作交流发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