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专注于医保支付方式改革的网站
来源:http://ybj.ningde.gov.cn/gzzl/gzdt/201801/t20180123_690470.htm | 作者:宁德市医疗保障局 | 日期:2018-01-23 | 330 次浏览 | 分享到:

开拓进取砥砺前行——宁德市医疗保障管理局成立一周年纪实

发布时间:2018-01-23来源:宁德市医疗保障局

 

“我们这个机构虽然组建不到一年,但却承担着全市70%以上的医改任务,包括医保支付方式改革、按病种收付费、城乡居民的大病保险、精准扶贫医疗叠加保险政策……”去年的1月6日,宁德市医保局正式挂牌成立,今年的1月6日,宁德市医保局即将迎来成立一周年的节点,作为新生的医疗保障行政管理机构,在过去的一年里,宁德市医保局交出了怎样的答卷?日前,在宁德市医保局局长办公室里,宁德市财政局党组成员、调研员,市医保局局长宋一帆向记者讲述了宁德市医保局在开局一年的局情。

从“三军”整编到“医改先锋”

2017年1月6日,按照宁德市委编委的文件通知,宁德市医保局正式挂牌成立。新组建的市医保局主要职责为,贯彻执行国家、省有关医疗保险、生育保险、医疗救助的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研究拟订全市医疗保障相关政策、规划、标准、办法并组织实施;负责监督全市医疗保障基金的筹集征缴、拨付和支付,承担全市医疗保障基金管理工作;负责全市医疗服务价格谈判、调整,承担与全市医疗机构医疗服务价格的谈判和确定工作;负责指导、组织、监督全市药品、医用耗材的联合采购、配送和结算管理;负责指导全市医疗保障定点医药机构管理;负责全市定点医疗机构服务行为的监督管理以及医疗费用的稽查稽核,监测、调控相关药品价格和医疗服务价格;负责推进全市医疗保障信息系统的规则和建设工作;承办市委、市政府交办的其他任务。

都说万事开头难,在成立伊始,宁德市医保局是如何使医保的各项工作尽快走向正轨?据宋一帆局长介绍,在医保局成立初期,机构组成人员主要是从市卫计委、市人社局、市物价局等部门划转过来的,面对初建期的医疗保障管理基础较为薄弱、职能划转无法一步到位、人力资源短缺和干部队伍短期内很难形成合力等一系列的开局困难,市医保局为尽快建立一支原则性强、业务能力精、高素质高水平的医疗保障管理团队,确保省、市下达的各项任务能如期启动,一方面,对已到位人员进行优化组合,细化分工,明确责任,成立多个工作组,将每项工作任务落实到科室、落实到人头。另一方面,强化对全体干部的业务学习和能力培训,通过学习培训,推动人员和工作深度融合。同时,组织各业务科室人员赴三明等地参观学习,借鉴先进经验,从而推动我市医疗保障工作全面开展;并在全市范围开展医保工作调研,深入了解基层实际,尽时解决工作中的重点和难点问题,逐步将各项工作引向正轨。

宋一帆局长告诉记者说:“我们医保局组建后,首要任务就是要将分散在人社部门的城镇职工医保、城镇居民医保、生育保险,卫计部门的新农合、药品和医用耗材集中采购,物价部门的医疗服务价格,民政部门的医疗救助,商务部门的药品配送等管理职责统一划入市医保局的职责范围。职责划转到位后,如何发挥好医保体制改革的优势,发挥好医保最大效益,发挥好医保的基础性和“引擎”作用,是所有医保人都要考虑的问题。市医保局成立一年来,强化对医疗服务行为和药品供应、配送企业、定点医院、医师的监督制约作用,充分利用整合优势,有效发挥医保在“三医联动”中的引领性和调节作用,全面落实我市医疗保障各项工作任务,着力纠正医疗机构不正确的医疗行为,积极引导老百姓正确的就医观念。医保工作不仅是民生问题,也是社会政治问题,工作责任重大。整合后的医保在医改工作中突显重要作用,成为了我市“医改先锋”,多项工作走在了全省前列。一年来,全市医保战线的同仁人,团结一心,共同努力、积极主动地为老百姓的健康站好岗、守好门,最大程度的保障了人民群众的健康需求。”

在全省率先实现县级以上医院医保服务站的设立

我市在全省率先实现县级以上公立医院设立医保服务站。”宋一帆局长告诉记者,在去年的5月份,为进一步完善基本医疗保障服务体系,提高医保服务能力,实现服务关口前移,市医保局在全市21家县级及以上公立医院设立了医保服务站,实现了全市县级及以上公立医院医保服务站全覆盖的目标。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医保服务站的设立意义重大。它就相当于一个微型医管中心,市民今后在就诊过程中如果遇到与医保相关的问题,可以直接到医院的医保服务站咨询或办理,在那里就可以享受到“一站式”的贴心服务。医保服务站的设立,也标志着我市医疗保障服务体系建设的进一步加强。

医疗保障大举措助力精准扶贫

去年7月以来,在精准扶贫医疗叠加保险政策中,我们全市建档立卡的农村贫困人口有132976人,人数在全省范围内比较不仅多,而且覆盖的人群也广。截至2017年12月底,全市共有8156人得到医保和医疗叠加保险补助4183.35万元。”谈及精准扶贫医疗叠加保险政策,宋一帆局长对贫困人口的具体数字和具体情况如数家珍。

据宋一帆局长介绍,在中央吹响精准扶贫的号角后,市医保局从成立之初,就一直将减轻我市农村贫困人口医疗费用作为工作的重中之重来抓。据介绍,为打赢精准扶贫攻坚战,市医保局充分发挥精准扶贫的政策优势,积极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推进精准健康扶贫的决策部署,着力解决贫困人口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等问题,于今年7月1日开始,正式在我市实施了《福建省精准扶贫医疗叠加保险方案》,将全市13万多的农村贫困人口纳入保障范围。

据了解,精准扶贫医疗叠加保险政策的保障对象有两类,分别是2016年精准识别建档立卡农村贫困人口(包括扶贫开发对象)和新增建档立卡农村贫困人口。方案规定,保障对象在基本医疗保险、大病保险和医疗救助的基础上,还可以获得“目录内”医疗费用补助(第一道补助)和13种大病集中救治(第二道补助)。

记者了解到,市医保局对此进行了前后五轮的反复比对,最终完成了十多万人的医保信息系统身份标识,为此投入了相当大的气力。

精准扶贫医疗叠加保险政策的实施,不仅为我市贫困人口构建了多层次的医疗保障体系,而且还进一步减轻了我市农村贫困人口医疗费用的负担。值得一提的是,在实施精准扶贫医疗叠加保险政策的同时,市医保局还分别于去年的7月15日和9月1日,在我市四个贫困县(寿宁、柘荣、屏南、周宁)启动城乡居民门诊统筹试点工作,在基层医疗机构门诊补偿基础上,将城乡居民普通门诊费用纳入医保基金报销范围,有效推动了宁德市基层首诊和双向转诊工作。市医保局在我市精准扶贫攻坚战中,打下了医疗保障领域的丰硕战果。

争当全省医疗保障领域“领跑者”

我们目前及今年年初在做的一项重点工作就是“打包付费”这个政策,这个政策放在全省是个首创,甚至是全国首创。”谈及在新的一年里,如何继续推进我市医保工作更好更快地发展时,宋一帆局长向记者透露了我市目前正在落实实施的“打包付费”政策。据悉,这个政策在全省甚至全国范围都属于首创。

据介绍,“打包付费”政策全称为《闽东医院医疗集团医保总额打包付费实施方案》,是指以闽东医院作为龙头和核心,整合包括周宁县、寿宁县、柘荣县所有公立医疗机构在内统一组织实施城镇职工、城乡居民医保基金总额打包付费,形成市县乡村四级的医疗打包付费格局。

据了解,该政策能够充分发挥医保支付在调节医疗服务行为、引导医疗资源合理配置中的杠杆作用,控制医疗费用不合理增长,推动医联体成为“利益的共同体、责任的共同体、发展的共同体、管理的共同体”。

这个政策已经得到了省医改办的高度肯定,可能起到的作用将会很显著。”宋一帆局长告诉记者,市医保局希望通过“打包付费”政策,来支持我市医改的分级诊疗和其它工作,政策的运行成果将会在今年年后逐步显现。

忆往昔,峥嵘岁月奏凯歌;展未来,任重道远阔步行。一年来,宁德市医保局一直站在全省医改大潮的潮头,强基固本、奋力拼搏,始终把减轻患者医疗负担作为医疗保障政策制定和实施的初衷和目标,完成落实了一项项惠及民生的医疗保障政策。今天,站在新的起点上,它将不忘初心、砥砺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