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新担当奋力筑牢医疗保障防线——2020年度黔南医保工作纪实
日期:2021-01-28来源:黔南州医保局作者:黔南州医疗保障局
2020年,黔南州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中央和省委工作部署,扎实有效推动医疗保障制度落地落实,为决胜脱贫攻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筑牢民生工程。
一、“三应三尽”筑牢医保扶贫保障网
坚持以党的全面领导为统领,明确责任分工,细化工作任务,强化工作调度,重视查缺补漏,确保不漏一人不落一户。全州92.83万人建档立卡贫困人口,除异地参保、参军、服刑等合理化原因未在本地参保外实现应参尽参。全面落实建档立卡贫困人口资助参保政策,全年资助参保资金1.21亿元,实现应资尽资。将所有建档立卡贫困人口纳入三重保障待遇范围,全年报销6.36亿元,实现应报尽报,切实阻断因病致贫、返贫。
二、“城乡合一”破解保障待遇碎片化
坚持以制度建设为根基,破解保障待遇制度碎片化问题,着力提升医疗保障均衡性。2020年1月1日起,正式实施《黔南州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实施办法(试行)》,结束了十余年来“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城镇居民医保”制度分开、待遇分割模式,实现覆盖范围、筹资政策、保障待遇、医保目录、定点管理、基金管理“六统一”。2020年全州城乡居民参保人数达361.21万人,较2019年增加4.89万人,参保覆盖率持续稳固在95%以上。
三、“医保先行”阻击新冠疫情显真情
坚持以“六稳六保”为第一要务,疫情发生以来,密集出台医保优惠政策,迅速采取“先救治后结算和减征缓缴”措施,筑牢医疗保障防线、解决医疗机构垫资压力、提振企业及灵活就业人员信心。2020年初,及时向全州定点救治医疗机构预拨医保基金2600万元,要求定点医疗机构对确诊(疑似)患者和出院康复观察者一律采取“先记账、后结算”。认真为符合条件的企业和灵活就业个人办理减征缓缴,减征9200万元、缓缴468万元。
四、“病种付费”中医民族医药得发展
坚持以创新改革为动力,认真落实习近平对中医药工作作出重要指示,深入贯彻黔南州民族医药保护发展条例。2020年6月,选取黔南州中医医院、荔波县中医医院、瓮安袁庆礼中医医院、都匀不争堂中医医院4家在中医领域技术较为成熟的定点医疗机构,按照体现中医药治疗优势、治疗路径清晰、治疗费用不超过纯西医治疗的原则,对19种中医优势病种进行按病种付费改革探索,成为贵州省改革试点地区。
五、“带量采购”甩干价格水分成效好
坚持以治理高值医用耗材为重点,将群众反映集中、使用量较大、价格较高的医用耗材为治理对象,着力提升人民群众“三感”。2020年相继开展骨科关节类、脊柱类和血液净化类高值医用耗材集中带量采购工作,通过打好“带量采购、以量换价、招采合一、限期回款”组合拳,三类耗材平均降幅65.3%、70.5%和41.1%,每年节约医疗费用9000万元左右,实现医保基金使用率和参保群众获得感“两提升”,个人医疗负担、医院耗材占比、企业交易成本“三降低”,患者、医院、企业、政府“四共赢”的局面。
六、“直接结算”纾解企业难题排民忧
坚持以优化营商环境为目标,深入企业、医院、群众中走访调研,着力解决影响政令畅通的难点堵点。2020年1月1日起,在全省率先开展医保基金直接与企业结算药品耗材费用,全年结算资金4.02亿元,形成了“医院下单+企业配送+医保结账”的黔南模式,有效压缩流通环节,缩减支付周期,减轻企业回款压力,激发企业主动向基层配送产品,实现了优化营商环境、增强医保基金战略购买作用、解决基层用药困难的良好格局。
七、“倾斜基层”提高医务人员积极性
坚持以注重基层为导向,科学、合理、规范全州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一般诊疗费的管理和使用,充分发挥医疗保障基金运行效率。2020年7月起,实行“总额预算,包干使用”,将一般诊疗费总额预算标准从15元/人调整为20元/人(含家庭医生签约服务费3元/人)。通过提高一般诊疗费用,进一步增加了基层医务人员劳务所得,提高积极性,助推分级诊疗有效下沉。
八、“适度提标”提升退休人员保障度
坚持以保障退休人员为焦点,在充分调研和论证的基础上,适度调整退休人员待遇保障。2020年8月1日起,将退休人员待遇档次由2个档次调整至3个档次待遇调整后,不满70周岁的由每年750元/人调整为每年800元/人;年满70周岁及以上的由每年850元/人,调整为年满70周岁至未满80周岁每年1200元/人、年满80周岁及以上每年1600元/人,更好保障退休人员就医需求。
九、“强化宣传”提高医保政策知晓率
坚持以政策宣传为抓手,通过基层调研、群众走访收集意见建议,分门别类加医保强政策宣传。创新“黔南医保政策”宣传栏目,每周定期编发参保缴费、欺诈骗保、异地结算、大病保险等便民利民小知识。深度提炼挖掘经验做法获得国家医保局、省政府办公厅、省医疗保障局等采用推广,外宣信息多次获得新华社、新华网、人民日报等国家级媒体刊发,黔南医保名片不断深入民心。
十、“优化服务”推进政务服务心连心
坚持以为人民服务为宗旨,持续开展“减证便民”工作,着力提升服务质量,确保政务服务事项马上办、高效办。2020年对所有经办服务事项全面清理和流程再造,取消了16项证明材料。经办服务窗口全部进驻本级行政服务中心办公,定期开展“党员示范岗、红旗窗口、服务之星、微笑之星、满意度评价”评比,全州各级医保窗口累计获得荣誉称号153人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