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专注于医保支付方式改革的网站
来源:http://rlzyshbzj.cnbz.gov.cn/zwgk/ytabl/ytajb/11693251.html | 作者:巴中市人力资源保障局 | 日期:2019-07-24 | 371 次浏览 | 分享到:

政协四届三次会议第35号提案

案由:关于建立特殊教育职称评聘体系的建议

提案人(团体):柏平

特殊儿童是折翼的天使,需要社会各界的关爱,给于他们教育的老师更是灵魂工程师,这些可爱的人在这些娃娃眼里就是父母,就是朋友,就是生命中最重要的人。2018年上半年全市应入学适龄特教学生(孤残、重残、重病)2770人。其中,孤残700人;患先天性心脏病、白血病、癫痫、癌症等重大疾病420人;脑瘫、肢残、视残、听残、智残等近1650人。已接受教育的特教学生共计2498人,入学率达90.2%。其中,在全市5所特教学校集中入学562人,普通学校随班就读1586人,送教上门和远程教育350人。同期,市教育局、发改委、民政局等七部门联合出台《巴中市第二期特殊教育提升计划(2017—2020年)》,其目标是到2020年,残疾儿童少年义务教育入学率达到95%以上,这是全市所有特殊儿童的福音和愿望。但现状是:全市特教师资数量不足、结构不优、专业水平有待提高,工资待遇偏低,同时特教师流失占比大,如何让所有的特殊儿童都能享受到普通学生一样的稳定师资力量,那么加强特教师资建设,拓宽特教师的晋升渠道,提高特教师的工资待遇是最直接也是最有效的途径之一。

虽然目前巴中市普通中小学、职业中学、幼儿园、特殊教育学校、工读学校教师职称评聘都是参照《四川省深化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改革实施方案》(川人社发[2016]22号)执行的。评聘标准按照《四川省中小学教师专业技术水平评价标准条件》执行。其职称评聘也是参照高完中标准执行,但是由于从事特殊教育的老师在具体教育工作中面对的困难、需付出爱心、精力、耐心和承受的压力和普通教师是有较大差异的,他们在传播知识的同时更多的是要注重对特殊儿童心理引导和体能恢复性训练,如果完全遵行政策和普通教师一样的标准进行职称评聘,那么很多教师会因为学术论文、学历、名额等条件限制而受限于评聘在高一级的岗位上。同时相对应的工资津贴也就无法提高。

为此建议相关部门应在广泛调研的基础上建立巴中市特殊教育职称评聘体系,将特教教师职称评定从普教教师中分离,从而拓宽相关岗位教师的晋升渠道,进一步完善现有的称职评聘体系。同时相关部门在落实四川15%的特殊教育津贴的同时,根据巴中的实际情况,在现有基本绩效工资总量基础上提高一定的额度作为超绩效工资,从而提高教师的工资待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