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医保局召开2023年全市医疗保障工作会议
王大鹏 丹东医保2023-02-28 20:36发表于辽宁
为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认真落实国家、省医疗保障工作会议精神和市委市政府工作部署,总结成绩、表彰先进,进一步统一思想、凝聚力量,全面推进我市医疗保障工作取得新突破,2月27日,市医保局召开2023年全市医疗保障工作会议。党组书记、局长徐敏出席会议并讲话,市纪委驻卫健委纪检组组长张民出席会议。

会议指出,2022年是党的二十大召开之年,全市医保系统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深入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认真落实市委市政府各项决策部署,为促进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减轻群众就医负担提供了坚实保障。全市参保总人数209.2万人,参保率达到95.6%,全地区享受职工医保待遇671.6万人次,享受城乡居民医保待遇153.3万人次。医保待遇稳中有升,基金运行整体平稳。被省医保局纳入省级督查激励名单,为丹东市在省政府绩效考核中增添了分值;信息平台建设“双通报”考核成绩排名全省第一。
会议对2022年工作进行了简要回顾,对六方面工作给予肯定。党建引领更加有力。坚持把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作为首要政治任务,确保医保改革发展在正确的政治道路上行稳致远。疫情防控更加精准。紧急拨付医保定点医药机构1.9亿元周转资金,确保医药机构不因费用问题影响救治;累计支付新冠疫苗费用和接种费用2.53亿元,费用结算工作位居全省前列。为民本色更加鲜明。取消征收医保风险调剂金,涉及20.25万在职和退休职工,每年为1900多家参保单位减负约3.3亿元;全年医疗救助4.4万人次,支出5482.8万元。制度创新更加务实。省内第一个通过DRG细分组方案和病组权重标准国家评估;药品集采总金额1.14亿元,平均降幅54%;医用耗材集采总金额2506.1万元,平均降幅69%;省内率先实现门诊慢特病异地就医直接结算;全年异地就医住院2.4万人次,医保统筹基金支出2.65亿元。基金安全更加强化。率先在全省组建数据分析筛查小组;全年检查定点医药机构1543家,追回医保基金1561.78万元。服务体系更加完善。打造“10分钟医保服务圈”,成立乡镇(街道)医保服务站点75个,实现“就近可办”;政务事项29项“网办”、21项“掌办”,实现“随手能办”。市医保中心、毛甸子服务站、市第一医院被授予省级医疗保障示范点,并全部被推荐为国家级医疗保障优秀案例,成为全省唯一获得三项推荐城市。
会议强调,党的二十大为进一步做好新时代医疗保障工作指明了方向,提供了坚强的保障。在改革创新、爬坡过坎的关键阶段,我们必须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坚持人民至上的发展思想,坚持医保制度的公平性,坚持监管体系的科学性,坚持服务体系的便捷性,积极应对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对医保工作带来的新挑战。
会议强调,2023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也是我省实施全面振兴新突破三年行动的首战之年,全系统医保干部职工要上下齐心,深入推进国家和省医保重点改革任务,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全力落实上级防疫部署,确保“乙类乙管”政策全面落实,继续做好新冠疫苗及接种费用保障。有效衔接乡村振兴策略,完善防止因病返贫致贫长效机制,实施重特大疾病医疗保险和救助制度。优化医疗保障提质增效,稳步实施职工医保门诊共济保障机制,落实统一的门诊慢特病保障政策,继续推进DRG付费改革,争取长期护理险试点城市。减轻群众医药费用负担,继续落实药品及医用耗材集采政策,搭建平台促对接,优化配置。加大医保基金监管力度,提升医保基金使用效能,持续重拳打击欺诈骗保行为,深化协同配合,加强综合监管队伍建设。促进公共服务便捷高效,确保医疗保障公共管理服务质量提升工程三年行动圆满收官,持续提升医保公共服务效率和质量,异地就医直接结算扩面提质。夯实医疗保障发展基础,持续抓好群众应保尽保工作,切实做好医保信息平台优化应用,大力推进医保电子凭证的激活和应用。以首战即决战的奋斗姿态,全力以赴投入医疗保障各项工作中去,不断提升我市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为全面振兴新突破三年行动贡献医保力量,向全市人民交出一份满意答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