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一季度全市医保经济工作暨DRG支付方式改革分析会议召开
南京医保2022-05-19 20:03发表于江苏
5月19日下午,市医保局组织召开2022年一季度全市医保经济工作暨DRG支付方式改革分析会议,运用经济学方法总结医保工作,研究分析DRG改革情况,部署下一阶段重点工作。市医保局领导班子成员,全市三级医疗机构分管负责人和医保办主任,部分二级医疗机构、医药企业和零售药店负责人,市医保局各处室单位负责人,各分局(含江北新区)处以上干部、各区医保中心负责人,以及大病保险、失能保险经办机构负责人参加会议。会议通过视频连线方式召开,由市医保局党组副书记、副局长石斌主持。

市医保中心部长裴晶、中国人寿保险南京分公司健康保险部副总经理李潍分别汇报了一季度DRG运行情况和大病保险经办情况,省中医院副院长江志伟、鼓楼医院总会计师余进、中大医院副院长卢斌、江宁医院党委书记丁政介绍了医院DRG改革进展情况,国药集团江苏医疗器械有限公司总经理朱黎黎介绍了企业运营情况。

市医保局党组书记、局长、一级巡视员刁仁昌指出,一季度全市基本医保、大病保险、失能保险等各项医保制度稳健运行,医保基金收入97.63亿元,同比增长15.8%,支出73.03亿元,同比减少5%,累计结余稳步增加,基金抗风险能力进一步提升。
刁仁昌介绍了全市DRG改革运行情况,一季度整体运行平稳有序,参改医疗机构医疗费用、医保统筹基金支出、患者均次费用同比下降均超过10%。改革呈现出以下五方面特点:
一是分组方案“新”
率先采用国家医保局最新分组方案1.1版本,对部分中医优势病种进行DRG分组,形成融合中西医特色的南京本地967分组器,一季度病案总体入组率达到99.86%。
二是总额预算“准”
创新预算总额核定机制,量化考虑药品耗材集采降价幅度、老年参保人口变化等六个因素对医保基金支出增长率的影响,从一季度看,基金支出与预算基本吻合。
三是费用结算“快”
设立最快经办服务标准,实现7个工作日内上传病案,每月20日左右完成上月预结算,缓解医疗机构资金周转压力。
四是政策导向“明”
在合理设置级别系数的基础上,设立基础病组支持分级诊疗、体现同病同价,设立专科系数体现政策性倾斜和调控,设立学术系数、高新技术应用系数、价值医疗系数支持医学创新发展。
五是医保高铁“亮”
“医保高铁”DRG专区,从不同视角、层次和维度动态展示120余项管理指标,为推动实现医保、医院、医生、医药共建、共治、共享提供了平台和抓手,逐步成为DRG改革的显示台、走势图、晴雨表、成绩单。

刁仁昌强调,推进DRG改革进一步走深走实,医疗机构和医保部门要双向发力:医疗机构要加强改革组织领导和医保队伍建设,强化绩效平衡管理,突出医保费用控制,探索价值医疗评价机制,规范院内病案管理工作,做好DRG宣传引导工作。医保部门要完善DRG改革运行体系,改进病组管理,完善系数管理,丰富“医保高铁”展示,加强政策协同,建立稽核监管体系。同时,下一步还要着重推进门诊共济保障机制改革,深化药品耗材招采治理,优化“医保高铁”建设应用等,倾力实现新时代医疗保障事业高质量发展新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