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西医保全力支持中医药发展
定西医保2022-07-04 17:16发表于甘肃
为贯彻落实国家支持中医药事业发展的决策部署,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医疗健康的现实需要。定西市医疗保障局充分发挥职能作用,主动作为,在医保制度改革中全力支持中医药发展。
01不断拓展定点中医药医疗机构
国家医疗保障局成立之前,纳入医保定点的中医医药机构主要为:中医医院、中西医结合医院、中医门诊部、中西医结合门诊部和中医诊所。在此基础上,2021年,国家医保局在《关于医保支持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指导意见》中明确,将中医药定点医药机构扩大到提供中医药服务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和康复医院、安宁疗护中心、护理院以及养老机构内设中医医疗机构、中药零售药店等。目前,开展全市住院服务的196家医疗机构全部纳入医保定点协议管理,并延伸到134个乡镇卫生院(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并在使用中医适宜技术和中药报销中予以倾斜。
02不断增加医保支付中药品种
2020以来,我市对纳入医保支付范围的中药,以收载在《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现行版)的药品和符合国家药品监督管理部门颁发标准的药品为主,根据基金承受能力和临床需要,新增475种中药配方颗粒和217种(调剂使用)院内制剂纳入本地医保支付范围,并建立动态调整机制。同时,将符合《处方管理办法》和《医院中药饮片管理规范》但超出《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规定常用剂量开具的中药饮片纳入医保支付范围。
03不断扩大医保支付的中医药服务项目
2021年前,基本医疗保险诊疗项目,采用排除法分别规定基本医疗保险支付部分费用的诊疗项目和基本医疗保险不予支付费用的诊疗项目。根据省医保局关于医保支持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实施意见,我市加大对中医特色优势医疗服务项目的倾斜力度,将疗效确切、体现中医特色优势的治疗性针灸、推拿等中医适宜技术纳入医保支付范围。并对开展互联网诊疗的定点中医医疗机构,将其提供的“互联网+”中医药服务纳入了医保支付范围。
04不断优化中医药服务医保报销政策
我市加大对中药和中医特色优势医疗服务项目的倾斜力度,积极将疗效确切、体现中医特色优势的中医适宜技术纳入医保支付范围。在市域内定点中医医疗机构住院治疗的,起付标准降低10%,期间发生的符合《基本医疗保险诊疗项目目录》的针炙推拿、手法复位、夹板固定、拔火罐、小针刀等中医适宜技术治疗费用和中药饮片费用,报销比例提高10%。
通过采取上述措施,不仅体现了医保对中医药发展的政策支持,更凸显了一种不断加强、适度保护的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