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医保研究院华科基地举办专场论坛分享我市DIP改革国家示范点经验
宜昌医保2022-07-09 20:23发表于湖北
随着医保支付方式改革进程不断深入,为准确把握新要求、适应新形势,进一步提升医保干部队伍理论素养、专业知识、业务水平,推动医保高质量发展,7月2日,国家医疗保障研究院华科基地联合相关单位举办“华中医保论坛-DRG/DIP支付方式改革专题论坛”,分享我市DIP改革国家示范点经验。国家医保局医药服务司司长黄华波,支付处处长王乐陈,省医保局副局长高忻、王玉,医药服务处处长胡一兵,二级调研员李世旭,副处长刘俊等领导出席此次论坛。

会议致辞
7月2号上午,主题论坛由国家医保研究院华科基地执行主任姚兰教授主持。宜昌市医保局党组书记、局长孔磊同志致辞。

孔磊同志表示:医保工作是重要民生工程,人民有所呼、改革有所应。医保支付方式改革是深化医保制度改革的引擎,承担起先行先试的重任责任重大、使命光荣。我们一手抓数据,夯实DIP改革支付基础;一手定规范,建立“1+7”制度体系,按照《技术规范》,完成了DIP改革的顶层设计,打造了有所创新的DIP宜昌版。目前,DIP改革支付已实现住院机构、参保险种、住院病例“三个全覆盖”,参保人次均住院费用、参保人自负比例、平均住院日、住院人次“四下降”,医保支付结算率“整体提升”。试点工作被国家调研评估组两次评估为“优秀”等次;宜昌市被国家局确定为“区域点数法总额预算和按病种分值付费(DIP)”支付方式改革示范点,特色工作得到国家医保局肯定与推介。“改革开放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我们清醒地认识到,试点工作与国家、省医保局和专家的要求相比,还有一定的差距,宜昌方案还要进一步优化完善。我们将以此次交流研讨为契机,学习借鉴兄弟单位的实践经验,吸纳消化领导和专家的意见建议,及时对标对表、查找不足,坚持目标导向、结果导向,不断修订完善DIP改革方案与政策,积极开展创建示范医院,认真落实DIP支付方式改革三年行动计划,推动支付方式改革走深走实、落地见效,为深化医疗保障制度改革提供“宜昌范式”。

主论坛
主题论坛上,宜昌市医保局副局长上官业声同志做了《DIP实操运行地方实践与思考》主题演讲,概述了医保支付方式的改革历程、相关概念,就DIP实施的七大环节进行深入讲解,阐释了DIP实践感悟与思考,突出了DIP宜昌版的特色和亮点,对DIP改革需要完善的工作作了全面解析。

分论坛
分论坛上,宜昌市作为DIP全国示范点进行经验交流,分论坛由国家医保研究院华科基地副主任项莉教授主持。

市医保局医药服务管理科科长饶娅琦从DIP政策体系的建立与实施的整体思路、主要内容与经验总结三个方面进行讲解。

市医保中心副主任彭静就DIP实际付费的关键环节与重点任务进行讲解并提出下一步打算。

市医保中心医疗费审核结算科科长陈翼从宜昌市DIP分组技术与应用的病种目录库及分值、医疗机构等级系数、病例分值确定三个方面做了详细解析。

宜昌市第一人民医院医保办主任袁红梅从DIP支付改革出发深入思考DIP支付改革对医院的影响与应对。

宜昌市中心人民医院病案管理科副科长郑慧玲从DIP支付下病案管理实践出发分别从医院简介、病案管理实践做了演讲并提出下一步工作计划。

其后,上官业声同志主持了关于管用高效的DIP支付方式改革的圆桌讨论,各地医保局、DIP试点医疗机构、专家教授代表积极参与了此次讨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