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惩!犯罪嫌疑人收购医保药品再销售,涉案近2亿元!
果洛州医疗保障局2022-07-12 19:44发表于青海
7月11日,公安部公布5起涉医药犯罪典型案例,震慑违法犯罪活动。值得注意的是,有典型案例显示,犯罪嫌疑人通过收购医保药品非法牟利,涉案近2亿元。
数据显示,今年1月至5月,全国公安机关共侦破制售假药劣药等涉药品犯罪案件1000余起,抓获犯罪嫌疑人1600余名。
今年年初,公安部部署全国公安机关开展依法严厉打击制售假药劣药犯罪重点攻坚专项工作,对制售假药劣药等犯罪发起强大攻势。各地公安机关迅速行动、重拳出击,广辟线索来源,强力破案攻坚,加强部门协作,深入推进专项工作,集中摧毁了一批制售假药劣药的“黑作坊”“黑窝点”、非法交易医保骗购药品的“黑市场”,成功破获四川宜宾陈某等人制售假药案、重庆大足张某等人利用假药诈骗中老年患者案等一批大要案件,取得积极成效,有力维护了药品安全,守护医保基金安全。
张某等人掩饰、隐瞒犯罪所得案,涉案价值近2亿元
2022年3月,江西省南昌市公安机关根据工作中发现线索,侦破一起掩饰、隐瞒犯罪所得案,抓获犯罪嫌疑人11名,打掉仓储窝点7处,现场查获医保药品数十种共3.5万余盒。经查,犯罪嫌疑人苏某、郁某某等人长期在南昌市各大医院及周边地区收购通过医保骗保购买的常见慢性疾病医保药品,犯罪嫌疑人张某等人从苏某、郁某某等人处大量收购相关药品后再分类拼装进行销售,涉案价值近2亿元。
该案是公安机关适用《关于办理危害药品安全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打击涉医保药品犯罪的典型案例。由于医保回收药品的收购价格和转卖价格之间存在较大获利空间,一些不法分子在利益驱使下,通过在医院周边摆摊设点收购,收集、保管、代刷医保卡直接从医院骗取,勾结内部工作人员合伙骗开等方式,获取医保药,转卖后非法牟利。
本案中,公安机关按照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危害药品安全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十三条“明知系利用医保骗保购买的药品而非法收购、销售,金额五万元以上的,应当依照刑法第三百一十二条的规定,以掩饰、隐瞒犯罪所得定罪处罚”规定要求,深挖非法收购、销售医保药品幕后组织者,及时全面收集固定相关证据,依法从严惩治犯罪,坚决斩断伸向医保基金的黑手。
警惕“救命钱”被蚕食鲸吞
5月19日,国家医保局发布《2021年度医保基金飞行检查情况公告》,称去年一年在飞行检查中,发现涉嫌违规使用医保基金5.03亿元。
这5.03亿元骗保里,又有多少药品流入了地下市场,被倒买倒卖?
2022年4月,福建省医保局曝光一批典型案例,福州的赵某与办有特殊病种的8名参保人商量,利用医保补贴政策超量开药再低价出售,倒卖药品骗取医保基金31万多元。
同月,淄博市医保局发布一则“超量购药,转卖骗保”的典型案例,被告人赵德胜为转卖药品牟利,持自己的医保卡多次到医药机构多开、虚开药品,并将药品低价出售,骗取国家医保基金至少49.4万余元,最后获刑四年半。
此次曝光的张某等人掩饰、隐瞒犯罪所得案,就是犯罪嫌疑人为了规避监管,大量租借医保卡由多人分工协作、分头配药,药品销往外地,从而形成“租借医保卡-配药转卖-药品外销”利益链条,以低成本的“薅羊毛”方式,轻松骗取医保基金。
为了加强医保基金监管,维护人民群众的“救命钱”,近年来,国家医保局与国家卫生健康委、公安部、国家药监局等部门不断加强协作,共同打击骗取医保基金的违法犯罪行为,在初步构建起打击医保欺诈骗保的高压态势下,医保欺诈骗保案件普发、频发的局面得到有效遏制。
“但医保基金监管形势依然严峻,诈骗医保基金违法案件仍然时有发生。”国家医保局有关负责人坦言。
面对如今的现状,国家医保局将会同有关部门继续加强基金监管,坚持零容忍、全覆盖、无死角的态度严厉打击欺诈骗保、套保或挪用医保基金的违法行为,守护好人民群众的每一分“救命钱”。
(来源:中国医疗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