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专注于医保支付方式改革的网站
来源:http://ybj.deyang.gov.cn/gk/zfxxgk/jyca/1677123.htm | 作者:德阳市医疗保障局 | 日期:2022-06-09 | 354 次浏览 | 分享到:

关于市政协九届一次会议第103号提案的答复

2022/6/9

李启鹏委员:

您在德阳市政协九届一次会议提出的《关于增加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为慢性病补偿的建议》第103号提案收悉。首先感谢您对我市医疗保障工作的关心和支持,我们对您提出的增加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为慢性病补偿的建议进行了认真研究和办理,现将办理结果向您答复如下:

我市已建立起覆盖全民的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参保人数达330余万人,参保率保持在98%以上。在保障住院待遇的同时,为化解部分参保患者罹患慢性疾病或重特大疾病需长期门诊治疗的费用负担,我们建立了门诊特殊疾病保障制度,将一些治疗周期长、对健康损害大、费用负担重,适宜在门诊治疗的疾病门诊治疗费用逐步纳入统筹基金支付范围,并实行动态调整。根据基金承受能力和病种治疗周期及所需费用,实行按病种分类管理,分类确定报销比例和支付限额。门诊特殊制度建立以来,通过不断调整完善政策,逐步扩大门诊特殊疾病病种范围,稳步提高待遇保障水平,有效地化解了参保患者门诊费用负担。

针对您关心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门诊费用医疗保障问题,我市现有的做法具体如下:

一、慢阻肺的预防和控制

(一)深入推进慢性呼吸系统疾病防治行动,提高疾病诊疗能力和水平。印发《德阳市慢性呼吸系统疾病防治专项行动方案(2020-2030年)》,将提高呼吸与危重症学科建设水平、提高基层服务能力、提高重点人群肺功能检查频率、群众慢阻肺知识知晓率纳入工作核心目标。由卫健部门牵头,通过呼吸与危重症学科规范化建设认定,推动部分能力较强的二级综合医院成立呼吸与危重症科。积极推动基层医疗机构配备肺功能仪,开展人员业务培训,举办德阳市呼吸系统疾病早期筛查干预提升项目培训班和呼吸内科质量控制培训会及幸福呼吸项目培训会。开展科普宣传,利用官微、抖音、健康知识讲坛等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不断提高公众对疾病的认识和理解。

(二)积极实施“幸福呼吸”项目,将患者及时纳入规范化管理及治疗。我市作为“幸福呼吸”中国慢阻肺分级诊疗项目第三批试点城市,也是四川省首个项目启动城市。通过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配备简易肺功能仪,让更多群众在家门口完成诊断。通过专项培训,提高基层医疗机构规范管理和干预能力,确保基层慢阻肺患者能及时纳入规范化管理及治疗。该项目自2020年9月启动以来,完成慢阻肺问卷筛查4054份,肺功能检查1865人次,将近414例患者纳入规范化管理及治疗。

(三)扎实开展基层呼吸系统疾病早期筛查干预能力提升项目,提高早筛干预能力。印发《德阳市基层呼吸系统疾病早期筛查干预能力提升项目实施方案》,在全市范围内选择50%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进行项目试点,为40岁以上居民常见慢性呼吸系统疾病的早期筛查健康管理的服务。建立信息化管理网络,对肺功能检测等相关信息和数据进行采集、分析、管理。

二、慢阻肺患者的医疗保障

(一)统筹发挥三重制度综合保障功能。建立健全多层次医疗保障制度体系,通过充分发挥基本医保、大病保险和医疗救助三重保障制度功能,梯次减轻包括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在内的参保群众医疗费用负担。一是基本医保坚持公平普惠。目前我市职工医保、居民医保政策范围内住院费用支付比例分别达到86%和75%左右,满足了参保人员的基本医疗保障需求。二是大病保险等补充保险进一步减负。通过职工大额医疗费用补助、城乡居民大病保险等补充保险措施,进一步减轻大病患者费用负担,补充保险保障水平在基本医保基础上提高了约5个百分点,符合规定的困难群众可享受大病保险的倾斜支付。三是医疗救助夯实托底保障。符合规定的困难群众按规定享受医疗救助,进一步实现托底保障。通过三重保障制度梯次减负,包括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在内的群众就医负担明显减轻。

(二)统筹做好门诊保障工作。一是建立完善普通门诊统筹。居民医保开展普通门诊统筹,依托基层医疗机构保障常见病和多发病门诊医疗费用。参保居民普通门诊报销比例为75%。成年人限额标准为:一档100元/人·年;二档200元/人·年;未成年人和中小学、大中专(职)院校学生限额标准为200元/人·年。按照《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建立健全职工基本医疗保险门诊共济保障机制实施办法的通知》(川办发〔2021〕85号)要求,我市已经启动建立职工医保普通门诊统筹保障机制,对职工医保参保人员门诊就医时发生的医疗费用设立了统筹基金起付标准和最高支付限额,按比例报销,提高门诊待遇保障水平,拟于2023年正式实施。三是继续加强门诊特殊疾病保障。持续完善门诊特殊疾病管理办法,根据医保基金承受能力,对病种保障范围和保障水平实行动态调整,切实减轻参保患者门诊费用负担。

三、关于增加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为慢性病补偿的建议

我市在建立门诊特殊疾病制度时就已将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纳入门诊特殊疾病保障范围。关于您提出的增加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为慢性病补偿的建议贴近实际,针对性强,很有价值。目前,我们开展了调研,征求了专家意见,正结合这一课题抓紧研究和测算,争取尽快完善调整门诊特殊疾病相关政策。下一步,我们将按照中央深化医疗保障制度改革有关任务部署,完善公平适度的待遇保障机制,继续统筹发挥基本医保、大病保险和医疗救助三重制度综合保障功能,健全完善门诊共济保障机制,做好重大疾病医疗保险和救助相关工作。根据基金承受能力,动态调整门诊特殊疾病保障病种范围,着力减轻参保群众医疗费用负担,提高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

德阳市医疗保障局

2022年5月2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