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专注于医保支付方式改革的网站
来源:http://rlzyshbzj.cnbz.gov.cn/zwgk/ytabl/ytajb/19301741.html | 作者:巴中市人力资源保障局 | 日期:2020-10-30 | 445 次浏览 | 分享到:

关于市政协四届四次第109号提案答复意见的函

民盟四川省委直属巴中总支:

贵单位在市政协四届四次会议上提出的《关于加大就业促进力度助力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建议》(第109号建议)收悉,我局高度重视,逐条逐项细化分解,认真对标办理落实。现将建议意见办理落实情况回复如下。

一、关于“不断加强就业创业政策法规宣传力度”的建议意见落实情况。始终把宣讲宣传就业创业政策作为推进工作的切入点和突破口,坚持三管齐下、精准发力,大力提升社会知晓度,努力营造全社会参与支持就业创业的良好氛围。一是依托窗口靠前宣传。充分发挥基层就业和社会保障平台、政务服务窗口作用,对前来咨询和办理业务的人员及时宣传宣讲就业创业政策,今年来,已免费发送“就业创业”“失业保险”“技能培训”等宣传手册20多万份。二是利用媒体主动宣传。通过电视台、巴中日报、门户网站、巴中人社微信公众号等媒体渠道,广泛宣传就业创业、失业保险等政策,并在四川省就业创业网上服务大厅、四川E就业微信公众号、网上培训学院、公共招聘网等网络平台上,及时更新现有政策、公布各项业务办事指南,形成了业务内网+互联网的网络宣传模式。三是开展活动集中宣传。春运期间,广泛组织开展送政策进乡镇、进社区、进企业集中宣讲活动,同时利用举办“就业援助月”“春风行动”“东西部扶贫劳务协作暨民营企业招聘周”等公共就业服务活动的契机,为各类招聘单位和求职人员现场提供政策咨询、政策宣讲等服务,努力把就业创业政策送进千家万户。今年来,已累计提供政策咨询10万人次,发放就业创业政策宣传资料46万余份。

二、关于“不断加强就业创业配置政策体系建设”的建议意见落实情况。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及时完善就业创业配套政策,着力抓好各项政策措施落地落实,千方百计稳就业保就业,培育就业增长点。一是积极争取支持,拓宽资金来源渠道。在合理优化配置本级资金的同时,积极主动向上级汇报争取政策和资金支持,今年已筹集就业创业补助资金1.93亿元,同比增长7.41%,为就业创业工作顺利开展提供了坚实保障。二是完善政策措施,全力稳就业保就业。市政府成立了以分管副市长任组长、相关单位负责人为成员的巴中市就业工作领导小组,相继出台《关于应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支持中小企业渡过难关的八条措施》《关于做好扩大失业保险保障范围有关工作的通知》《关于进一步做好失业保险援企稳岗有关工作的通知》《巴中市人社系统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强化惠企惠民政策支持二十条措施》《巴中市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做好贫困人口务工就业和产业发展稳定增收六条措施》《关于进一步做好就业扶贫工作的通知》等配套政策,全面落实社保降费减负、援企稳岗、保障用工等政策措施,促进地方经济快速发展。截至目前,全市已为815家企业发放稳岗补贴3700万元,惠及职工3.39万人,覆盖企业、发放金额、受惠职工均走在全省前列,同比增长270%;为全市5000多家企业减轻社保费缴费负担5.12亿元,其中阶段性降低社保费率减负1.59亿元、减免社保费2.12亿元、缓缴社保费1.41亿元,减负规模、额度均创历史新高。三是突出创业引领,增强带动就业效应。深入实施返乡创业培育工程,成功回引返乡创业1925人,创办100万元以上经济实体536家,建成孵化基地10家,吸纳就业1563人,兑现返乡创业补贴140万元,为557名本地高校毕业生发放求职创业补贴83.55万元,帮助200多名高校毕业生实现创业;全市城镇新增就业2.23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从去年末的4.08%降至目前的4.01%。认真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支持多渠道灵活就业的意见》精神,切实加强灵活就业服务,动态收集发布非全日制就业、临时性就业、季节性就业等用工信息,促进8.96万人实现灵活就业,同比增长10.07%。四是强化就业帮扶,拓展吸纳就业门路。紧盯就业困难人员、高校毕业生、贫困劳动力、农民工等重点群体,分类开展职业指导、职业介绍、就业援助等就业帮扶服务;深入开展农民工返岗复工“春风行动”,有效促进农民工转移就业,城乡就业形势保持稳定。今年来,先后举办网上网下招聘会96场次,发布岗位信息47.17万条,农民工转移就业120余万人,转移就业规模同比保持稳定。

三、关于“不断提升就业创业公共服务综合水平”的建议意见落实情况。紧盯群众和企业办事的痛点、堵点、难点,全方位推进公共服务能力建设,着力提升公共就业服务质效。一是全面加强基层服务平台建设。抓住乡镇区划调整和村级建制改革的契机,在各乡镇(街道)、社区、中心村设立了公共就业服务平台或综合服务窗口,实现站点全覆盖。全面上线运行“四川公共就业创业服务管理信息系统V2.0版”、四川省就业创业网上服务大厅、四川E就业微信公众号、公共招聘网等网络平台,将网络终端延伸至区四级服务平台,构建了线上线下同步经办的服务体系,公共就业创业服务实现“一窗受理、全市通办”。今年,全市网上业务办理总量达299.92万件,非柜台办理量达34万件,非柜面替代率达11.4%。二是全面优化创业担保贷款流程。今年6月,会同市财政局、人民银行巴中分行出台了《关于明确创业担保贷款政策执行及业务经办中有关事项的通知》,进一步明晰企业担保贷款政策,降低创业担保贷款申请条件,精简申请材料,简化优化申办流程,先后为5171名创业人员发放创业担保贷款8139.85万元。三是全面规范公益性岗位设置。坚持因地制宜、因需设岗、统筹开发、单位管理、人岗相符的原则,大力开发公益性岗位,切实加强公益性岗位管理。目前,全市统筹开发保洁保绿、治安协管、地灾监测、护林防火、爱心妈妈、道路养护、孤寡老人和留守儿童看护等常规性公益性岗位1.78万个(城镇3901个、农村1.39万个),新开发排查布控、疫点值守、秩序维护、应急保障、便民服务、政策宣传、环境卫生等疫情防控专项公益性岗8511个;公益性岗位安置就业2.6万人,同比增长83.1%。

四、关于“不断提升就业创业劳动人员能力素质”的建议意见落实情况。始终把提升劳动者职业技能作为促进高质量就业的重要渠道,深入实施职业技能提升行动。一是整合资源强化技能培训。制定出台《巴中市职业技能提升行动实施方案(2019—2021年)》《巴中市中小企业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开展线上职业技能培训实施办法》等文件,从失业保险结余基金中划转1.3亿元作为技能提升行动专项资金。充分依托67家职业培训机构,坚持以市场需求、产业发展、乡村振兴、综合能力为导向,扎实开展重点群体职业技能培训、企业职工培训、项目制培训、返乡下乡创业培训、劳务品牌培训五大培训。今年来,先后举办培训班408班次,培训城乡劳动力2.45万人次,其中企业职工300人次、农村转移劳动力7359人次、下岗失业人员139人次、退役军人58人次、残疾人89人次、贫困劳动力14496人次、非毕业年度在校大学生2001人次、服刑人员100人次;培训后取得初级以上国家职业资格证书5587人,培训后实现就业15435人,培训合格率98%;兑现职业培训补贴537.2万元。二是按需优化增设培训课程。出台《巴中市职业技能提升行动专账资金申领使用管理实施细则》,制作巴中市职业技能提升行动政策指南(2020版),组织各区县紧贴产业发展和市场需求,按需增设培训项目和课程,增强培训的针对性实效性。今年,已组织恩阳区自主开发出芦笋栽培等专项能力培训标准,各区县全面推广运用花椒、葡萄、莲藕栽培和鸡、鸭、猪饲养等国、省专项能力培训标准,培训质量大幅提升。三是全力打造巴山劳务品牌。充分依托驻外办事机构、巴中商(协)会等组织,建成域外劳务基地56个、农民工服务站106个,深入开展劳务协作,初步打造起具有巴中特色的“巴山建工、巴山阿姨、巴山厨师、巴山导游”等“巴字号”劳务品牌,涌现出了一大批“巴山工匠”。今年来,已组织农民工劳务品牌培训1.1万人,同比增长340%。

衷心感谢贵单位对全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事业工作的支持,欢迎继续给予关注支持,提出更多更宝贵的意见。

巴中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2020年10月1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