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专注于医保支付方式改革的网站
来源:http://ybj.jiangxi.gov.cn/art/2020/10/30/art_27601_2903663.html | 作者:江西省医疗保障局 | 日期:2020-10-30 | 234 次浏览 | 分享到:

关于省人大十三届四次会议第2020096号建议的答复意见

韩燕代表:

衷心感谢您对我局工作的关心和支持!您提出“关于加快推进长期护理保险制度的建议”提案收悉。经会商省财政厅、省民政厅、省卫生健康委意见,现提出以下办理意见。

为应对人口老龄化,保障失能人员基本生活权益,2016年,国家组织部分地方统一开展长期护理保险试点,探索建立以社会互助共济方式筹集资金,为长期失能人员的基本生活照料和与基本生活密切相关的医疗护理提供资金或服务保障的社会保险制度。上饶市作为全国首批15个长期护理保险制度试点城市之一和江西省唯一试点城市,从2017年1月开始实施了长期护理保险制度改革试点。经过三年的试点运行,上饶市的长期护理保险制度框架基本建立、标准体系初步完善、受益群体逐年扩大、照护市场渐成规模、基金运行平稳并保持可持续的良好态势。

目前,上饶市长期护理保险制度已经从2017年的42万城镇职工参保人员扩大到目前近700万城镇职工和城乡居民参保人员,累计支付资金2200万元,为2524名重度失能人员提供了照护服务,有效破解了失能家庭“有人没钱、有钱没人、有人有钱没时间”的护理难题,实现了“疾者舒之、老者安之、生者悦之”的社会效应,取得了“参保患者获服务、失能家庭减负担、护理机构得发展、医疗资源优配置”等多方共赢成效,实现了“人人享有、公平享有”的制度目标,为全国全省尤其是中西部地区提供了试点经验。

您提出的长期护理保险部门协同工作机制、扩大试点范围、优先保障困难群体、发展商业保险等方面的建议,是试点工作的重点内容,我省目前主要工作情况和下一步打算如下:

一、建立多元化筹资机制

筹资机制是长期护理保险制度建设的核心政策。试点中,按要求初步探索了医保、财政、个人、单位等共同参与、责任共担的多元筹资机制。但总体看医保基金是主要来源,占比超过70%,个人占比较低。现实中,医保基金在老龄化情况下面临医疗费用快速增长的挑战,经济转型时期,财政、企业、个人等各方面承受力有限。下一步,还要着重探索实现多元筹资的切实可行路径,建立稳定可持续筹资机制。筹资水平要适应经济发展状况,实现基本保障目标,坚持低标准起步,确保各方都能承受。其中,对于特殊困难人群可研究由财政给予适当资助。

二、建立健全服务体系

服务体系是解决失能老人照护需求问题的重要支撑,直接关系到参保人员对制度的获得感。但相比资金体系,目前服务体系建设相对滞后。下一步,要坚持“供需对接”,对不同失能程度提供相应护理或护理预防服务。借助信息技术和互联网,加强对护理服务的全过程监督,提供网上失能申请、护理服务机构准入申请、护理服务方式申请,对申请、评估、护理、巡查、结算等主要业务环节进行梳理和完善,以提高办事效率。建立医保、财政、卫生、民政等跨部门信息共享平台,结合护理资质评定情况,根据失能人员身体和家庭经济实际,为失能人员提供合适的护理方式建议。建立起院内到院外的护理服务病历系统和随访系统,对失能人员进行全周期的服务和管理。

三、扩大试点覆盖人群

按照国家对长期护理保险试点工作要求,上饶市于2016年制定出台了《关于开展长期护理保险试点工作实施方案》(饶府厅字〔2016〕122号),并于2017年1月1日正式实施。长期护理保险的主要保障范围是参加了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因年老、失智、疾病、伤残导致生活不能自理的重度失能人员。2019年,按照国家提出的“扩大长期护理保险制度试点”要求,在我局的指导下,上饶市政府制定出台了《关于全面开展长期护理保险制度试点实施方案》(饶府字〔2019〕33号),长期护理保险的保障范围由参加了职工医保的职工扩大到全体城乡居民,初步建立了筹资统一、待遇统一、标准统一的全民长期护理保险制度。截至2019年底,上饶市长期护理保险参保人数中:城镇职工参保41.5万人,城乡居民参保648.02万人,实现了失智、年老、疾病、发育迟滞、伤残等全失能类型覆盖。随着长期护理保险的全面铺开,享受待遇人数将会大幅度增加,群众获得感、幸福感不断增强。

四、助推打赢脱贫攻坚战

为减轻“一人失能,压垮全家”的贫困失能家庭经济困扰,助推早日打赢脱贫攻坚战,上饶市在全面推开长期护理保险制度方案中,为城镇特困群体和农村建档立卡贫困人员单独增设服务项目“亲情护理”,标准为每人每月800元。从2019年1月开始施行的这项制度将惠及3万多城镇困难群众和56万建档立卡贫困人口,让这部分最需要帮扶的群体得到国家试点重点倾斜。同时,由护理机构提供免费培训,优先吸纳扶贫对象提供就业岗位。

这项政策主要针对农村90%以上选择居家模式的失能家庭,由专业的护理机构给长年照顾的亲属、邻居或保姆等居家照护人员进行专业培训,由护理机构按照每人每月800元(9600元/年)护理服务费支付给因重度失能导致深度贫困的失能家庭,达到“培训一人,脱贫一户”助推效果。

五、发挥商业保险公司优势

为充分发挥商业保险公司服务网络、人才队伍、专业能力、信息技术的优势,快速形成相对完善的经办服务体系,上饶市对长期护理保险经办业务通过市政府采购中心进行了公开招标,由中标的保险公司负责评估鉴定、信息系统建设、失能人员管理、定点服务机构管理、待遇支付、费用结算、宣传培训等具体经办工作。医保部门主要负责基金征缴、组织评估、监督管理和考核等。这种模式可以极大提高各商业保险公司共同参与试点任务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同时,正确处理好委托经办和监督管理的关系,医保行政管理部门、经办机构和商业保险公司在经办管理上既深度融合、又各负其责,“托管”但不“脱管”。上饶市医疗保障局专门设置了长期护理办公室,各商业保险公司委派了业务骨干和管理人员与局干部联合办公,统筹协调全市长护经办工作,在县级经办机构,各保险公司均配置了评估人员、稽核人员、窗口服务人员,接受医保部门的统一管理。

六、下一步工作思路

感谢您对长期护理保险制度建设的关键环节做了系统考虑,与试点方向高度一致,对进一步完善制度体系具有很大的借鉴意义。

一是进一步完善政策体系。对申请成为医保定点机构或长期护理保险定点协议管理的医养结合机构按照政策规定及时办理。并按照国家对长期护理保险的统一部署,逐步扩大长期护理保险试点范围。推动试点地区不断建立和完善护理质量评价标准、专家委员会裁定机制、异地评估和待遇支付办法、护理产品租赁管理办法、护理人员(亲情照护人员)培训持证上岗办法、机构内护理监督办法。进一步建立科学、规范、完整的制度体系,细化流程,优化管理。

二是强化护理人员培训,提高护理服务覆盖率和服务水平。指导试点地区有针对性地加强培训和宣传力度,扶持和培育居家上门服务机构,引导医院护工转向长护服务体系,重点对亲情照料人员进行规范化培训和管理,通过长护政策拉动就业和相关产业链的发展。

三是强化监督管理,优化经办流程,提升经办服务水平。坚持“供需对接”,对不同失能程度提供相应护理或护理预防服务。借助信息技术和互联网,加强对护理服务的全过程监督,提供网上失能申请、护理服务机构准入申请、护理服务方式申请,对申请、评估、护理、巡查、结算等主要业务环节进行梳理和完善,以提高办事效率。建立医保、财政、卫生、民政等跨部门信息共享平台,结合护理资质评定情况,根据失能人员身体和家庭经济实际,为失能人员提供合适的护理方式建议。建立起院内到院外的护理服务病历系统和随访系统,对失能人员进行全周期的服务和管理。

江西省医疗保障局

2020年8月1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