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专注于医保支付方式改革的网站
来源:https://mp.weixin.qq.com/s/biO4PGd4EelVTvM5mWhy5Q | 作者:娄底市医疗保障局 | 日期:2022-09-17 | 620 次浏览 | 分享到:

娄底城乡居民医保知识点

娄底市医疗保障局2022-09-17 20:59发表于湖南

01哪些人可以办理城乡居民医保参保缴费?

城乡居民医保制度覆盖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应参保人员以外的其他所有城乡居民。包括农村居民、城镇非从业居民、在校学生、在娄底取得居住证的常住人口。

02如何办理城乡居民医保参保缴费?

城乡居民(含中小学学生及学龄前儿童):以家庭为单位在户籍所在地或常住地参保;

在校大中专学生(含新生):以学校为单位在学校所在地整体参保,由学校代收代缴居民医保费,统一办理参保登记手续。新入学的大中专学生统一在学校所在地参保,不得在原户籍地重复参保。

城镇居民(含取得居住证的常住人口)没有参加职工医保的,在社区参加居民医保。

如果您是首次办理娄底市城乡居民医保,可通过“湘医保”微信公众号、医保经办机构、乡镇医保经办服务点和村级经办服务站进行参保登记。缴费可在湘税社保APP、湘税社保小程序等办理。

本次城乡居民医保参保集中缴费期为2022年9月1日——2022年12月31日

待遇享受期为2023年1月1日——2023年12月31日

每年按时缴纳医保费用可防范和化解医疗费用风险减轻医疗费用负担

03参加城乡居民医保能享受哪些医保待遇?

一年一度的城乡居民医保参保缴费开始啦~每到这时候总有小伙伴关心参加城乡居民医保能享受哪些待遇?城乡居民医保该不该交?......针对大家关心的这些问题

问今年,城乡居民医保缴费标准提高到350元,财政补助标准是否也提高了?

答:个人缴费标准提高的同时,国家对城乡居民参保给予的财政补助标准也同步提高,2023年城乡居民医保财政补助不低于610元/人/年,有效保障参保人员的就医需要。

问参加城乡居民医保能享受哪些医保待遇呢?

答:主要包括普通门诊、“两病”门诊用药保障、门诊慢特病、住院(含生育)、大病保险、医疗救助待遇。

普通门诊待遇、“两病”门诊用药待遇

主要是在缴费地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高校医务室等基层医疗卫生机构门诊就医。政策范围内的医疗费用支付比例为70%,2023年普通门诊统筹年度支付限额420元,高血压、糖尿病门诊用药年度支付限额分别为360元、600元,参保人员经确诊同时患有高血压、糖尿病的,可同时享受高血压、糖尿病门诊用药保障待遇。

门诊慢特病包括43个病种,具体为:

门诊慢特病政策范围内城乡居民医保基金支付比例不低于60%。

住院待遇

城乡居民医保统筹基金医保年度疾病住院最高支付限额为15万元。各级医院住院超过起付线的目录内费用扣除自付费用后的报销比例如下: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机构85%,一级医院75%,二级医院70%,三级医院60%。

大病保险待遇

大病保险是在基本医保报销的基础上,对参保人发生的高额医疗费用给予进一步报销。城乡居民参保人员住院治疗所发生的高额医疗费用,经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按规定支付后,个人年度累计负担政策范围内的医疗费用超过大病保险起付标准1.3万元以上的部分,由大病保险分段按比例报销。特困人员、低保对象、返贫致贫人口享受大病保险倾斜待遇,起付线为6500元,各段报销比例分别提高5个百分点,取消大病保险封顶线。

医疗救助待遇

医疗救助对象分为三类:第一类为特困供养人员、孤儿、事实无人抚养儿童;第二类为最低生活保障对象、重度残疾人、最低生活保障边缘家庭成员和纳入监测范围的防止返贫监测对象;第三类为不符合第一类、第二类救助对象条件,但因高额医疗费用支出导致家庭基本生活出现严重困难的因病致贫大病患者。

1.参保资助:对第一类救助对象和第二类救助对象中的重度残疾人参加城乡居民医保的个人缴费部分给予全额资助;对其他第二类救助对象(不含重度残疾人)参加城乡居民医保的个人缴费部分按照50%比例给予资助。在集中参保缴费期内对困难对象实行同缴同补,个人只需按规定缴纳应缴部分资金。困难群众已在异地参加居民医保的,可在户籍地享受参保资助政策。

2.住院救助:救助对象医保年度累计住院发生属于医疗救助政策支付范围内,达到救助标准以上、10万元以内的个人自负医疗费用按规定比例救助:第一类救助对象:不设起付线,按照90%比例给予救助;第二类救助对象:起付线按全市上年度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5%确定,按照70%比例给予救助;第三类救助对象:起付线按全市上年度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25%确定,按照50%比例给予救助;对符合医疗救助条件的困难退役军人,在年度救助最高支付限额内,对照同类困难人员医疗救助标准提高10%比例给予救助。

3.门诊救助:按照城乡居民医保门诊慢特病病种范围实行门诊医疗救助。在按城乡居民医保门诊慢特病政策支付后,属于医疗救助政策支付范围的费用纳入门诊医疗救助,年度救助限额不超过8000元。特困人员等一类救助对象不设起付线,年度限额内个人自负医疗费用按照90%比例给予救助。监测对象等二类救助对象起付线为1000元,年度限额内个人自负医疗费用按照50%比例给予救助。患重特大疾病需要长期门诊治疗的,发生的门诊治疗费用按照相应类别救助对象住院医疗救助标准执行,纳入住院医疗救助年度限额范围。

4.再救助:对基本医保、大病保险和医疗救助三重制度支付后,政策范围内个人负担医疗费用超过当地上年度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25%,且有返贫致贫风险的人员,经规范的申请、审核程序,给予三重制度支付后政策范围内个人负担医疗费用扣除医疗再救助起付线的50%倾斜救助。

问为什么要参加基本医疗保险?

答:1、城乡居民医保是个人和家庭防止因病返贫致贫的重要措施。只有参加城乡居民医保,医疗费用才能按照基本医保、大病保险和医疗救助政策进行报销,看病费用负担才能大幅减轻,才能有效化解个人和家庭得病、甚至得大病后面临的经济困难。

2、基本医疗保险制度是国家保障居民健康权益的制度设计。城乡居民医保实行财政补助和个人缴费相结合的筹资方式,2023年城乡居民医保人均筹资标准不低于960元,其中人均财政补助不低于610元,个人缴费350元。只有参加城乡居民医保,才能充分享受这项制度的红利。

3、按照“先保险后救助”的原则,参加基本医疗保险后,如因疾病导致家庭基本生活没有保障,经申请、公示、审核后按次享受医疗救助待遇;经基本医保、大病保险报销后的费用可按规定再次报销。